
机器人正在焊接后下车体部件。日报记者覃杰摄
7月9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柳南区河西工业园的广西汽车集团冲焊件厂,看着后部下车体焊合总成生产线,感觉犹如进入一方科技世界:26台机械手整齐列队,每一台自动运作,瞬间转动,瞬间停顿,焊花飞溅之后,不同冲压件便牢牢焊接在一起,一台五菱宏光S的底盘架便逐渐成形。在生产线的末端,女工陈富英每隔一分半钟便摁下按钮,操控机器将一个底盘架送上货架,然后其他员工检查 、装运。
“这26台机械手的加入,可以让我们一个班次腾出更多人手。机械手工作不仅效率更高,而且质量更好。”冲焊件厂厂长顾汉国介绍。
科技,代表变革与创新。而成绩,代表变革与创新方向的精确。
今年上半年,广西汽车集团营业收入实现94.48亿元,同比增长21.9%,完成全年目标的59%。
广西汽车集团的前身是五菱集团,今年5月8日才挂牌成立。长期以来,五菱集团一直是上汽通用五菱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
“成绩主要得益于主机厂的表现,得益于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我们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我们及时调整,因此摆脱了前几年增长缓慢的局面。”广西汽车集团总裁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陈晓峰说。
广西汽车集团有三大传统业务板块:汽车零部件 、发动机 、整车和专用车。前些年,在上汽通用五菱上马发动机项目后,业内人士对当时五菱集团的前景很是担忧。如何应对,广西汽车集团积极改变:优化结构,提质增效。
在零部件业务方面,近年来,广西汽车集团通过研发升级原有产品 、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等措施,逐步扩大乘用车零部件配套比重。目前,乘用车零部件产品占比超35%。其中,副车架突破性实现量产并保持技术优势,获取宝骏730的独家供货资格。
发动机业务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研发新品。今年1至6月,为宝骏730和宝骏560配套的全新产品NP18发动机产销实现4.2万台,产值已占发动机总值的28%,成为公司发动机业务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客车与改装车方面,今年上半年完成整车销量24337台。其中,全国6米以下校车中五菱校车累计上牌达1077台,市场占有率由1月的16%上升至19%。此外,改装车共完成销售21518辆,总销量同比增长11%,市场占有率达49%,位居行业微型改装车第一名。
积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实现产品战略转型。广西汽车集团稳步推进青岛基地汽车零部件产能扩建项目、河西工业区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 、60万台缸体毛坯铸造项目 、发动机装配线项目 、柳东乘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公司、重庆年产40万套乘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
目前,广西汽车集团在柳州的河西 、柳东零部件基地,青岛的零部件基地、桂林苏桥整车基地均已交付投产,完全满足客户质量与产能需求。重庆的乘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部分生产线也已经完成搬迁并正式开始生产。
近日,广西汽车集团再获“中国汽车工业三十强”称号,是广西唯一上榜的汽车企业。广西汽车集团连续七年上榜。荣誉,见证了努力,说明了成绩。
“可以说,我们现在有了第四个板块的业务——汽车商务。”陈晓峰还介绍,积极延伸汽车产业链,今年上半年集团汽车服务与贸易业务同比增长70.1%。
早在2012年,广西汽车集团就开始进军汽车贸易和服务领域。在国内多数城市“限购”等市场大环境下行趋势倒逼及行业加速转型的多重压力下,通过创新组合营销开展热销进口车、SUV一站式销售业务,集中维修资源设立区域维修中心点,引入电商搭建汽车电商平台,探索汽车生活服务相关行业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去年,广西汽车集团汽车商务营业收入突破27.5亿元,成为集团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今年1至6月,汽车商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5亿元,同比增长70.1%。现在,广西汽车集团正在探索汽车金融业务,打造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