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稳增长促发展”集中采访之走进柳州两面针公司

瞄方向寻突破全新再出发

  • 2015-07-18   《柳州日报》   记者 粟桂利/文 覃杰/图

内容导航:

    “一口好牙,两面针。”这一句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家喻户晓 、朗朗上口的广告语,代表着两面针的辉煌;今年,柳州人欣喜地在央视看到由当红影视明星张嘉译代言的两面针广告,沉寂数年后,这张柳州名片开启新征程。“两面针的振兴,牙膏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正如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堃说的,从一支牙膏发家的两面针,转型升级的第一幕也当由牙膏揭开。

    两面针源于1941年成立的亚洲枧厂等5家小型私营肥皂厂。1980年建成柳州市牙膏厂新厂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4年改制为股份公司,2004年成长为上市企业。从1980年到2015年,走过35个年头的柳州两面针,确实是柳州制造的一个典范。

    面对经济新常态,两面针收起曾经的光环,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6月下旬的两面针生产线十分繁忙,机器在空调房里嗡嗡作响。鞋套 、白大褂 、头套全副武装,穿过消毒区,记者得以进入牙膏的生产一线,一股凉爽味瞬时扑鼻而来。“这个车间一共有8条生产线,进料 、灌装 、内外包装都是全自动化。8小时一个班次,一条生产线每分钟生产124支牙膏。”在两面针工作了23年的农玉敏,已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机长,带着3名工人负责一条生产线。

    生产线“机长制”是两面针20145月开启的新管理方式。机长负责机器的正常运转,排除机械故障,进行基础维修和养护。有了责任感,工人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入厂17年的莫谊花,也是“机长制”后调入牙膏生产线的,负责倒管操作,动作麻利。

    两面针从生产一线开始的改革非常彻底。2015年刚刚过半,两面针就传递出积极的信号,销售收入保持增长。用人制度的改革,带来的是人均效率与人均效益的提高。而产业层面,通过不断推出高端新品,不断推动产品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企业整体向好发展。

    “寻找突破是当前的重点。”吴堃说,两面针的转型之路明晰,发展方向清晰,定位为从事大消费大健康产业的综合性上市企业,通过产业经营、资本运作 、资产盘活 、体制机制改革四个层面共同发力,谋求振兴。

    现在的两面针进入大日化 、造纸 、精细化工 、医药 、房地产开发五大产业板块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 、一体化运作的发展时期。大日化板块以推出消痛牙膏为契机,形成高 、中 、低产品结构,巩固了盈利能力;在医药板块,原料药成为两面针的新增长点,收购柳州第三制药厂后,成立亿康公司研发新品,2014年产值突破1亿元;纸业板块向生活纸转移,实施8万吨生活纸项目,向规模化发展,旗下的惠好公司创新承包模式,实现扭亏为盈;精细化工 、房地产开发也步调一致地向前发展。

    经历了风雨,景致更美。两面针行政区和生产区隔着宽敞的东环大道,两个区都划分了一大片绿地,在六月的烈日下透着无限生机。穿过两面针行政楼那长长的文化长廊,企业的厚重度和绿地的轻柔度相互辉映。两面针党工部副部长张进源说,企业的高绿化率在柳州企业中首屈一指,也是精气神的一种展现。

    “我们始终坚信这个道理:只要方向对,找到路,就不怕路远。”两面针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钟春彬此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两面针踌躇满志,经过决战2014年,企业改革创新发展已渐入佳境,有信心决胜2016年。“十二五”规划期末,两面针已瞄准了“十三五”目标,谋求实现跨越式发展。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