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若是老柳州人,便会知道柳州原来拥有的老骑楼群。
柳州的骑楼仿造沿海城镇的建筑模式,俗称“粤式骑楼”,原来在市城中区小南路的骑楼是2至3层不等,中西合璧,上楼下廊,楼上住人,楼下商铺,好不繁荣。1945年,侵华日军从柳州撤退时,纵火焚毁了城区大部分的房屋。抗战胜利后,小南路、庆云路、培新路、正南路、潭中路、柳江路、谷埠路及鱼峰路等主要街道的房屋,大部分重建,骑楼亦有所修复。改革开放后,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市内的骑楼建筑也大多被高楼大厦取代。但地处市中心的小南路却一直保持着骑楼街的模样,虽然有些凌乱破旧,但繁华依然。
2014年3月20日,市规划局和文化局公示了我市35项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其中就有中山西路、小南路等处的骑楼群。经过数月修缮,如今的小南路骑楼街焕发青春。走进小南路,那整齐的灰色建筑瞬间触动人们心底的乡情乡愁,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