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把城市之“美”写得饱满而靓丽,勾勒出了道道美丽弧线。3月3日至6月10日集中开展的一场各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柳州·清洁乡村”“百日大会战”行动,拓展和延续了这种“美”,一个“美丽完整版”诞生了,城乡“一体美”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中、美轮美奂间,面子与里子的新改“观”,宛若一抹抹异彩闪亮城乡。
“面子观”:画出环境“美丽圆”
这次行动以各县县城、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路网沿线(铁路、公路沿线)、流域沿线(沿江沿河沿溪)、旅游景区、城乡结合部、大镇大村等沿线区域为重点,主要突出抓好“治脏”和“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化与巩固。
铿锵号角吹响后,从县城至乡镇,“百日大会战”的热乎劲起来了:热气腾腾,热血沸腾,热火朝天……开展卫生死角大清理,进行清洁盲区大排查,启动城乡环境大治理……一部部瞄准整治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脏乱差的“整治连续剧”轮番上演。各县、各乡镇还把“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与“百日大会战”同步推进,在巩固和拓展“清洁乡村”成果上提亮升级。
融水苗族自治县把责任区分到十个专项工作小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三江侗族自治县重点整治乡镇政府、集镇、集市所在地,沿国道、省道周边,旅游景点沿线以及沿河、沿江等区域的环境卫生;鹿寨县采取长效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措施,打响一个个治理攻坚战;柳城县对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及影响市容市貌的乱堆乱放杂物进行大清理;柳江县着重清理养殖场的排放物、县域内无法确定负责主体的陈旧成堆建筑垃圾和水葫芦……山清水秀与鸟语花香同频共振、绿色生态与宜居宜业共欢共舞的旋律和节奏在各县、各乡镇响起。
6月4日至6日,记者跟随市“美丽柳州”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查组深入融安县、柳城县检查,感受到“百日大会战”在城乡释放的“美丽效应”:一抹抹绿色“生态圈”迎面拂来,一个个环境“美丽圆”绽放光彩,一幅幅“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蓝图全面铺开……家园美起来,环境优起来,品位提起来,百姓笑起来。
“里子观”:形成治理“长效圈”
无论是装点如诗如画的美还是扮靓光彩夺目的美,关键是形成治理“长效圈”,让美持续绽放……在“百日大会战”中,各县、各乡镇有了“里子”上的新改“观”。
“治标有效才能治本有道。”各县、各乡镇在“百日大会战”中,下狠手,出狠招,把治“脏”治彻底,把治“乱”治到位,把治“差”治深入,形成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长效样本”:有的县推行“以树代奖”苗木采购,让山绿起来;有的县实行“百日大会战”干部挂点包村制度,实现治理全覆盖、无缝隙;有的县细化问责机制,对工作中措施不力、官僚主义、敷衍了事、简单应付、无所作为的相关责任人,采取零容忍态度,严肃问责;有的县增加垃圾分类桶,完善基础设施;有的县畅通监督渠道,形成了“公众+媒体”监督的“加法机制”;有的县与主次干道门店业主签订责任状,创建“门前三包”示范街,让“门前三包”成常态;有的县形成了联合执法常态化工作机制……常抓、抓常,长抓、抓长,绘制了城乡一幅幅“道路分黑白,黄土不见天,栅栏现本色,花木露真容”的美丽新图景。
融安县副县长李荣军说,该县城乡村同步走,以点带面,掀起股股整治融江城区河段水域环境等各方面脏乱差的热潮。目前已形成了“严管重罚”的常态化理念、“联合执法”的长效化机制、“堵疏结合”的合法化办法,让好景长留、美丽永存。
改“观”才能改观。如今的文明乡风在各县各乡镇处处流淌,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