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水活,经济花开。
6月1日,在我市召开的金融支持稳增长会议上,金融“血脉”律动的力量,已然化为我市经济金融互动、共融迸发的强劲正能量。
今年一季度,我市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0.15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39%。
此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70.70亿元,同比增长6.21%;各项贷款余额1913.45亿元,同比增长11.23%。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速居全区各地市之首,高于全区平均增速1.75个百分点,贷款余额位居全区第二。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破除“魔咒”,我市金融业无疑发出了一个最强音。贷款的增幅有力保障我市经济的稳步增长。年初以来,全市各金融机构从货币信贷稳健运行和经营快速发展的大局出发,抓住我市经济稳增长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和倾斜政策,特别是在加强城镇化金融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争取到了扶持政策和资金。
非新无以为进。一季度已经过去,稳增长依旧是当前我市工作的主旋律。“测温”二季度,如何让金融“血液”更顺畅地流入我市各经济部门的“毛细血管”,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不能‘晴天送伞,雨天收伞’,要把优化金融发展环境落到实处!”我市金融支持稳增长会议发出了一道“冲锋令”。
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业推动我市经济稳增长的主力,以“一行一创”为抓手,推动银行业落实稳增长任务。今年,通过“一行一创”活动,全市贷款新增目标300亿元,社会融资总量目标480亿元。要维持贷款规模的合理增长幅度,保持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的持续和稳定,把握好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在不同产业、行业之间合理分布 信贷资源。各商业银行也要“有保有压 、区别对待”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稳基础 、保产业 、重资本 、引资金 、优环境,围绕稳增长 、保运行 、强服务 、优环境的目标,金融办今年将以“一行一创”为载体,一方面大力支持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另一方面重点支持园区基础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项目。通过上市 、新三板挂牌或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拓宽城市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
此外,各保险公司将加大保险资金与我市重点项目的对接力度,协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到柳 与企业开展项目对接会,支持保险资金以股权、基金 、债券 、资产计划等方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引进人保财险资金借助小额贷款公司发放支农支小贷款的试点工作。
为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稳健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也将加大对国有担保公司的政府财政资金的注入力度,不断提升资本实力。小贷公司也将进一步发挥出“小额分散、支农支小”的公司定位效能,为稳增长提供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