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紧盯一个“快”字不够,更应该写好一个“稳”字。稳增长无疑是一场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那么,我市将实施怎样的稳增长措施来主动适应新常态,精准发力,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贯彻落实好自治区以及我市稳增长工作会议精神,6月1日,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柳州经济稳增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狠抓工业经济运行、抓好“三农”工作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狠抓项目建设等七个方面提出39条措施,重磅发力稳增长,助推我市经济朝“稳+优”方向前行。
“七方面39条”,条条实在,皆有“含金量”。
根据《意见》,“七方面”分别为:一是充分认识当前经济下行形势的严峻性 、复杂性,切实增强稳增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狠抓工业经济运行,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三是抓好“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五是狠抓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六是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七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开放合作,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新常态,新问题,新情况 、新挑战,逆势稳增长,难度的确不小。
难,也要扬帆奋蹄干在前!
今年初,我市敲下了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定音锤”: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8%;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如何咬定目标不放松?如何让政策重在实效 、重在落地?
备战稳增长,我市已经做足了“备考”的准备。《意见》中还进一步为“七方面”加码,进一步延伸拓展出了“39条”,释放出稳增长的“大礼包”:工业中扶持重点产业发展的“稳中有劲”,扶持农业生产 、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加工的“量足质优”,狠抓投资目标、推进重大项目的“蹄疾步稳”……条条剑指“稳”,条条稳中进。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稳增长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然而,难之所在,机之所生。敢为天下先的柳州将化压力为动力,着力排除前进中的“拦路虎”,在奔跑中找问题,在奔跑中调呼吸,跃过一个个障碍,加快发展的进程。
稳增长,见行动,接下来本报将请相关部门对《意见》一一进行详细的解读,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