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歌潮花海的龙城不乏诗意,机车列阵的柳州更充满激情。
2015年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变幻莫测,发达国家经济体仍旧笼罩在“乌云”之下。
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中,柳州无法独善其身,发展脚步有所放缓,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柳州重点产业“稳重力”的擎引下,柳州经济前进的脚步,其实是走得更加稳健、更加有力了。
今年4月,柳产汽车五菱宏光 、宝骏730、东风风行菱智位列国内MPV销量前三甲。一季度,柳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增速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柳钢7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前三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柳州一直是广西工业的老大哥和排头兵。柳州以占广西1/13的国土面积和1/12的人口,创造了广西1/7的经济总量 、1/5的工业产值 、1/7的财政收入,在广西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保持柳州高速发展势头,在许多人看来,不仅是荣誉之战,也是实力之战。然而,透析数据看发展,柳州放下了“速度焦虑”,心中更加敞亮。
今年1-4月,柳州汽车销量80.3万辆,增长11.1%,增速高于全国8.3个百分点。其中高附加值的多功能乘用车已成销售主力,销量所占比重达56.2%,增速达31%。占据微车市场半壁江山的上汽通用五菱,其乘用车销量占企业销售的比重已连续多个月超过50%。
即使是不景气的冶金行业和机械行业,成绩也可圈可点。今年以来,柳钢集团在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不利环境下,企业积极优化提升产品结构,目前中高端钢材产品占总销量比重达50%以上。去年,柳工整体效益国内行业第一,大吨位装载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续第一,今年一季度,柳工各产品线国内增长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大部分产品线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
从保增长到稳增长,柳州发展步伐的放缓,既是主动调整的结果,也与外部冲击有关。柳州,追求的是更有质量、更可持续地增长。
经济新常态,是压力,也是考验,但这对于焕发着“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城市精神的柳州来说,更是一次转型发展的机会。
信心,绝非空话,而是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有效的应对为根基的。
柳州的信心,源自工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现在,柳州高加工度产业比重逐年提高、战略新兴新兴产业比重稳步提升、重点企业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柳州的信心,也源自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一,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二,是节能环保取得新进展,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7.29%;其三,是新业态发展加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4.7倍……
当前情境可谓“无边落木萧萧下”,放眼远方却是“不尽长江滚滚来”。
危机之中,实干的柳州正积极化“危”为“机”,出台“39条稳增长措施”,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对稳增长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柳州正抓住行业洗牌机会,精准发力,奋发有为。
蓝天碧水,三月歌潮,四月花海,五月江水涨,即使雨下个不停,水浸街道,但柳州重点产业打着“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双闪”,依然轰鸣着平稳地驶过积水的道路。
透过迷雾,看到辉煌。丹枫万里碧云边,更可言秋日胜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