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壮乡三月三,风情柳州迎客来。近77万名游客纷至沓来,旅游收入高达3.15亿元,我市的旅游经济迈向了“艳阳天”。此外,我市旅游业也晒出了今年首季漂亮的“成绩单”:春节期间,我市旅游总收入达35629.58万元,迎来我市新春旅游业首个“开门红”;3月17日,香港旅游推介会初战告捷,打响今年首场推介会的“开门炮”;3月28日,广西旅游电商合作交流大会在柳成功召开,夺得“智慧旅游”的“开门彩”……
立足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抢抓机遇,加快柳州旅游产业发展。今年一季度,我市共接待国内游客71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8%;接待入境游客3.32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外汇收入1287万美元,同比增长17%。“今年,我们要打好旅游产业转型跨越发展这一仗,不仅要打造看得见的风景,更要打造看得起、看得过瘾的风景!”市旅发委负责人说。
观念变、思路出、天地开。在“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形成的热潮下,我市不断加快旅游名城建设的步伐。去年,柳州市智慧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用,“百里柳江语音、短信自主导览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将百里柳江打造成了一条“智慧河”,开启了我市旅游业的“大时代”。百里柳江、三江程阳八寨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扎实推进,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稳步推进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此外,各类推介会、大篷车以及快乐游活动以“组合拳”的形式,更是打出了我市旅游的大效益。
截至目前,我市拥有五星级乡村旅游区4个,四星级乡村旅游区5个,成为广西创建五星级旅游区最多的城市。知青城、都乐岩、龙女沟景区去年成功跻身国家4A级景区行列,我市4A级景区增至19家,数量位居全区第二。
遍地景区,处处景点。旅游业已成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具有活力的先导产业。
旅游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擦亮文化旅游品牌是关键。今年,市旅发委将开足马力,科学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旅游精品景观。积极创建百里柳江、三江程阳八寨国家5A级景区,完善三江侗族风情景区、融水元宝山-贝江景区旅游配套设施,打造三江、融水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此外,还将提升鹿寨香桥等旅游景区开发水平,推出窑埠古镇等新景点。
抓好乡村建设规划,突出农业产业带动,打造一批生态好、有特色的示范村,促进城郊型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同时,以贵广高铁开通为契机,加强与沿线城市开展旅游合作,加快融入粤桂黔高铁旅游经济圈。
智造城市呼唤智慧旅游。下一步,市旅发委将下活智慧旅游“创新棋”,紧贴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着眼游客、市民和涉旅企业的需求,聚焦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聚焦公共支持平台的建设和开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深化旅游市场监管、引导智慧旅游营销,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领先的智慧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