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是中国茶树发源地之一 ,境内有野生茶树种20多个,分布在40多万亩的山林内
2015-04-20 《柳州日报》 记者 侯静雯
字体大小:[小中大]
背景颜色:
寻访小队成员拍摄古茶树嫩芽。
近日,茶叶科研人员频繁进入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九万山和元宝山保护区,对已经发现的古茶树进行各方面的研究。4月18日,记者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茶叶学会、市农业局、湖南农业大学的技术专家等一行30多人,来到融水的深山老林,寻访古茶树。
寻访小队驱车出融水县城,行车近4个小时来到一个山谷的边缘,沿着陡峭的山路下到谷底,再沿着溪流前进,便看到了此次的目标古茶树群。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张征介绍,这里是一个古地质滑坡以后形成的山谷,中间有一条溪流。根据推测,茶树的种子沿着溪流下行,既然已经在这里发现了老茶树,往溪流的源头寻觅,或许还能找到更老的茶树。目前,这片古茶树当中有两棵茶树特别老,树龄应当用“百年”为单位来计算。至于到底是几百年,还是上千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茶树的生长非常缓慢。融水茶叶办的技术人员此前曾到附近村屯调查,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说,在他们小时候这些茶树就有这么大了,几十年过去,这些茶树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变化,真正的树龄已经无法估计了。
据了解,融水县是中国茶树发源地之一,境内遍布着十分庞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据不完全 统计,融水县境内有野生茶树种20多个,包括野生红茶、石崖茶及野生藤茶、金钱柳、甜茶、绞股蓝等品种,分布在面积40多万亩的山林内。融水县境内苗、侗、瑶等少数民族有着千年传承的种茶传统和独特的茶文化,其气候、生态、海拔和茶文化四大优势,构成了柳州茶产业的特色。国家农业部、科技部相继在融水建设广西第一个野生茶保护区和全国唯一一个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及研发分中心“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柳州分中心(融水试验基地)”。
上一篇: “三月三”引发民间文艺热 || 下一篇: 郑俊康会见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