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有米气接地气创城有动力

  • 2014-12-24   《柳州日报》

内容导航:

    走在柳州街头,时常会被一些小事所吸引——志愿者劝导市民“不闯红灯,文明出行”;小伙子帮助上公交车的阿婆拎起沉重的包裹;卖甘蔗的小贩小心地把蔗皮削进随身携带的垃圾桶……百姓的平凡自觉之举,使城市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而这恰恰是柳州“创城”工作的不竭动力所在。

    “创城”的最佳境界是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开启百姓参与“创城”活动的自觉自愿之门。而开启自觉自愿之门最灵敏的钥匙就是六个字:有“米气”、接地气。这六个字主要可以解读为两重意思:

    ——“创城”为了人民。多年来,柳州市以创建为民 、创建惠民为宗旨,从群众利益出发,办群众想办的事,办群众身边的事,办群众认可的事,让人民群众成为“创城”的最大受益者。铺设一条条漂亮新颖的慢行道、开通“水上公交”、开通快巴专线 、增建公共厕所 、改造小街小巷……一件件实事好事,让老百姓感受到“创城”工作实在有“米气”,的确是惠及民生 、利及百姓的民心工程,进而发自内心地真诚拥护、真心参与“创城”工作。

    ——“创城”依靠人民。柳州“创城”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主体 、走好群众路线。主要体现为几点: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例如在党报等媒体长期开设“我的城市我的家”等宣传栏目,普及“创城”知识,提升百姓素质,促进文明养成;二是转作风 、“走下去”,与市民保持“零距离”,倾听群众心声,既可以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又可以接地气、聚灵气,从群众中汲取“创城”智慧和力量,还可以及时发现不足,改进工作,例如不久前我市组成“轻骑督导队”深入四个城区检查“创城”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及时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总之,“创城”改善了民生,也改变了市民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深入人心,讲文明、守公德 、遵法纪以及“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渐成风尚,这一切都转化为强大的“创城”动力,使龙城“创城”工作充满生机活力。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