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汽车产业凭什么能行
柳州,是广西汽车城,在全国也可以称得上汽车城。年产200万辆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8.8%,城市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五位。特别是微型车,已连续9年保持行业第一位置。
汽车是柳州第一支柱产业,今年1至10月,汽车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43%,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70%,是工业经济最主要的拉动力量。
一个三线城市,汽车产业怎么会拥有这样的地位?而作为工业重镇,柳州汽车产业为什么能行?“这是因为我市汽车人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龙城人民的厚望,艰苦创业 、奋发图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佳绩;这是因为全市人民上下团结一心,大力支持汽车工业发展,尤其是集全市之力共同推进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促进了汽车工业集聚发展,发挥集群效益;这是因为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整车企业以及广大零部件企业,不断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铸就了柳州汽车工业发展新的辉煌。”市长肖文荪如是评价。
柳州人热爱工业,血液里流淌着工业情怀,骨髓里涌动着工业激情,这在广西是众所周知的。具有“广西工业摇篮”地位的柳州,数十年前便有着汽车梦,这在广西也是众所周知的。区市两级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柳州,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助推汽车产业发展。
2009年12月24日,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将汽车产业列入14个千亿元重点产业进行打造,在产业用地、政策和资金扶持上给予了倾斜支持。2011年2月16日,自治区把“十二五”的首个超大项目确定为广西柳州汽车城,并把汽车城建设定位为建成国内一流 、世界先进的现代化汽车生产基地。
市委 、市政府非常重视工业发展,确立了“实业兴市,开放强柳”的总体战略,对作为第一大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从领导机制、产业环境 、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成立了以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设立汽车城 、阳和工业新区、河西工业区 、新兴工业园等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并加快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汽车产业布局调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我市还出台了《关于实施推进柳州市汽车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措施的意见》《柳州市“以商招商”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文件,推进汽车整车升级工程和汽车零部件提升工程,每年安排近7000万元挖潜改造资金,引导和鼓励汽车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汽车是产业链比较长的产业,我市在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中,注意加快零部件产业提升,实现与整车协同发展。通过实施零部件提升工程,加大对柳州五菱、方盛实业 、东鹏汽配 、超顺汽配 、嘉诚饰件等一批骨干零 部件企业的扶持,助其紧跟整车企业的发展步伐。加大对关键零部件和缺项零部件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上汽变速器、延锋伟世通 、上海宝钢 、玲珑轮胎等一批国内知名零部件企业落户柳州建立生产基地,完善本地配套产业链。与此同时,鼓励整车企业加大 对本地零部件企业的支持,设立本地配套率奖,并与整车企业共同实施供应商能力提升项目,促进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