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系列述评之二

  • 2014-11-12   《柳州日报》   记者 闫友明

内容导航:

“柳州行动”:累累“文明果”缀枝头

    文明之根常深、文明之树常青、文明之花常艳、文明之果常缀。

    与百花齐放的发展协同共推的各种文明之树,正是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只手的深耕细作下,正是在龙城肥沃深厚的土壤上结出了串串文明之果,孕育了海纳百川的文明之水,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天下大事,成于实;天下实事,成于细。在奋力攀登全国文明城市之巅的过程中,我市把着力点放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物质文明、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法治文明、生态文明、商业文明等文明之花竞相争艳。如今的柳州,文明新风尚处处流淌,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在“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的指引下,“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柳州工业如今已建立了以汽车、冶金、机械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文明和工业文明,撑起了文明的脊梁。

    新风拂面来,新变处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政治文明固本培元:以市委、市政府及两办名义下发的各类文件同比减少18.3%,全市性会议同比减少16.6%,压缩各类评比表彰活动56项,同比减少58.3%;全市取消、减少行政审批项目100项;初步实现联系服务群众“10分钟政务服务圈”的办事心愿……

    社会文明、精神文明、法治文明等比翼齐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刘正铭说,5000多场次的“党的十八大,让我梦想飞”“中国梦·正能量”等主题宣讲轮番上演,40多万人深受洗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知行合一中弘扬。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的夯实,提升了群众安全指数,我市连续9年荣获自治区平安建设先进城市,荣获了“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称号……这些都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和法治环境。

    “如今的柳州,山清水秀与鸟语花香同频共振;如今的柳州,绿色生态与宜居宜业共欢共舞。”从柳北区跃进路居民梁景荣的言语中,可感知生态文明的甜蜜。那一抹抹绿色生态,得益于我市始终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推进、“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

    透过“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1年中国十大美丽城市”“2013年十大最佳休闲城市”等荣誉,透过“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连年保持95%以上,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水质常年保持国家Ⅲ类标准”等宜居环境,可知生态文明建设精彩纷呈:实施“生态花园,五彩画廊”“绿满龙城”工程,一年四季姹紫嫣红的花卉竞相开放,绿意葱茏的树木浓荫满地;先后投入500多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实施企业退城进园、退城进郊搬迁改造,扭转了“工厂在城中、城在工厂中”的工业分布格局,形成了工业持续壮大、城市污染持续减少的良好局面……“文明行动”经久不息,“文明果实”挂满枝头……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