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稳质量高后劲足
困难超出预期、压力超乎想像,但发展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前三季度,我市汽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8.8%;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比去年底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4%,高于二产增速……
今年以来,宝骏610、宝骏730、景逸X3、景逸S50等多款新车的加入,让柳州汽车产品更多元化、汽车产业结构更趋优化、汽车工业发展更具活力。前三季度,我市汽车工业完成产值1382.9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5.7%;全市生产汽车(不含改装车)151.8万辆,同比增长16%。企业也实现了转型升级,如上汽通用五菱不仅在商用车领域继续领跑,在乘用车方面也跻身前列,同时乘用车比重首次超过商用车。
汽车工业一枝独秀,冶金工业、机械工业也逐渐走出困境,迎来发展的春天。
冶金工业克服钢材“白菜价”等不利影响,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钢铁产量稳步回升。前三季度生产钢材964.4万吨,同比增长8.8%,完成产值699亿元,同比增长8.7%。而柳钢在7月份就已扭亏为盈,在国内同类钢厂中较快地走出了困境。
工程机械行业完成产值21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柳工集团的效益走在国内同行前列。
战略性新兴产业欣欣向荣。前三季度完成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15%,占到全市比重的8.1%,比去年底提高1个百分点。
大力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今年以来,柳州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1.43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138.2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3.6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05.47亿元。
速度稳,质量高,财政收入就是最好的说明:前三季度完成225.18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居全区各市首位。
二产跑步,三产发力,一产稳健。源源不断的新生动力,让柳州的未来更令人憧憬。
工业将进一步增效——汽车企业继续抓紧新车型的研发,柳州汽车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柳工大型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已试产,柳州工程机械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将持续提升;正积极引入电子信息产业,将与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合作建设电子产业园,新的增长点指日可待。
现代服务业要提速——八大城市商贸服务业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累计投资完成超过40亿元。宁铁柳州汽车工业物流园投入运营;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 、广西长乐物流园加快建设;百里柳江、三江程阳八寨创建5A级景区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都与广西旅游发展集团签订了10亿元旅游开发合作协议。
现代农业正加快发展——今年已建设7万亩各类示范基地、195个各类养殖场,还在积极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其中在柳江县创建1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在六县四城区和柳东新区各创建1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