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宜居柳州的生态蓝图
一弯碧水两岸绿树婆娑,万里晴空龙城蓝天白云,生态宜居的都市繁华在清新的空气中尽情舞动。从将控制PM2.5浓度纳入“民生”考核,到制度化治理和防控扬尘,再到大刀阔斧创新监管方式……工业柳州用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持续改善市区空气质量,“宜居城市”“美丽柳州”的生态蓝图,市民看得见、摸得着。
减少扬尘从源头管起。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治理扬尘降低PM2.5浓度被列入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内容中,采取严整燃煤小锅炉、严控露天烧烤、取缔和关闭非法采(碎)石场污染源等多项具体行动,努力达成承诺。先浇透再开挖、冲干净“泥腿”再上路、痛罚土方撒漏,今年初,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扬尘综合治理,将施工方土渣运输路线、倒土渣地点纳入审批。
3月,我市正式出台专项行动方案治理扬尘污染,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治理扬尘污染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职责细分给10个职能部门,从严查处运输车辆“滴撒漏”、车轮带泥污染城市道路的行为。从4月1日起,全市散体物料、固体废弃物运输车辆必须实行密封运输。
5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严格落实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裸露砂土场地不用时100%覆盖或绿化、工地出入口100%硬化目标。
“车出工地先要在冲洗平台洗个澡,干干净净才上路。”一天数次往返东环大道的黄泥土方运输司机赵亮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底起我市严格治理扬尘,他每天要花1个小时用于洗车,不再有投诉,他认为“很值”。在建项目柳州万达广场,围绕整个工地修建起8米高的围墙,曾因车辆带土出行被痛罚的市恒泰建筑垃圾运输有限公司,严格执行新规……市区近300个繁忙工地的变化背后,是柳州强化调度督查、完善长效机制、治理扬尘污染的见证。
路面见原色、无扬尘,一发现道路上出现污染现象,立即清扫、冲洗干净。我市治理道路扬尘,对环卫部门也提出了精细的要求。当空气质量指数达到重度污染,重点道路路面每天洒水3至4次;当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严重污染,重点道路路面每天洒水4至5次;当空气质量指数在重度污染以下,重点道路路面每天洒水2至3次。
此外,我市明确要求市城管执法、公安交警等监管部门,将建筑施工扬尘防控治理纳入日常工程监督管理范畴,把防控治理内容写入监理计划、细则及监理日志中。市招投标管理部门对招标单位或受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加强审查,对未按规定在招标文件的安全文明措施要求中明确项目渣土运输运距及其措施项的,不予备案。年内,我市还将根据实际,逐步增加新的运输公司和运输车辆,淘汰不符合条件的运输公司。
上一篇: 自治区质监局来柳调研质量强市战略实施情况 || 下一篇: 我市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成效综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