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文件

  • 2014-03-29   《柳州日报》   记者 谭彦斌

内容导航:

激发创造活力谋划跨越发展

   昨日,我市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谋划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充分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俊康,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文荪,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刘长林出席并作讲话。

   市领导胡锦朝、周卓新、刘传林、覃超、焦耀光、曾北川、王柳平、曾仕先、覃泽芬、罗铭、孙黎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莫恃群及600多名非公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杜伟主持会议。

   这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是我市十几年来第一次召开,也是我市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为开好这次会议,我市做了半年多的准备,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制定了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在分析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作用和发展现状后,郑俊康表示,必须深刻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毫不动摇地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更好地发挥党委、政府的作用,极力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奋力开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要求和柳州的发展实际,今后几年,柳州的非公有制经济将进入转型升级攻坚阶段。围绕着“力争到201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0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郑俊康要求从非公有制经济“集约发展壮大规模、开拓创新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活力”三个方面着力,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量”的问题、核心竞争力提升问题和充分激发民资民智民力的活力和创造力等问题。

   郑俊康强调,党委、政府要回归本位,切实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各县区、各部门要强化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认识,增强优化发展环境的紧迫感,营造更好的氛围,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放下包袱、放开手脚,大胆创业、大胆创新。在思想上、态度上对非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在政策措施上坚决打破重重障碍和隐形壁垒,砸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废除各种不合理规定,给予非公有制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深化改革发展大局的高度,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增强工作主动性,上门服务,心贴心、手把手地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切实解决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办事难、税费重的“四难一重”瓶颈制约,使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郑俊康同时希望非公有制企业家积极进取,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有舍有得,才能实现企业从创业到成长到上市的“三级跳”。

   肖文荪部署了我市今后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并对我市出台的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系列配套政策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肖文荪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应当从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体制灵活优点、坚持不懈抓好主业、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高度重视人才建设等五个方面入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不断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步伐。

   肖文荪要求抓住各项政策利好,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力度,强化服务,全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柳州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一是实施“六大工程”(即:配套壮大工程、创业孵化工程、新兴产业工程、创新提升工程、人才支撑工程、抱团发展工程),着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质量;二是强化服务,建立健全“一企一策”帮扶机制;三是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四是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五是抓好落实,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代表杨开沈、苏尔田、李祥林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分别介绍了他们创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功经验。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