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行车平均时速达30.4公里
继2004年获得全国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二等模范管理城市之后,2010年至2012年,我市申报升级为广西第二个全国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一等模范管理城市。3年来,我市在实施“畅通工程”中打破惯性思维,用智慧破解交通难题,形成了具有独创特色的“柳州模式”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3年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道路交通秩序总体良好,市区道路平均车速达到每小时30.4公里。
2010年11月,《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获得国务院批准。2010年至2012年,我市掀起了第三次大规模城市建设浪潮,三年累计投入473.02亿元用于市政重点工程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完善城市路网。如今,“一江两岸、两环六射、十横七纵”城市交通支撑系统已初具雏形,内环“田”字型路网与外环快速路网的城市交通主脉已经形成,改善次干道、交通节点的功能,疏通支路、小街小巷“毛细血管”,市区重点路段、路口交通压力明显缓解。
为了缓解市民出行难问题,我市全面启动“公交都市”建设。至2012年末,全市公交线网总里程1646.3公里,公交车辆保有量1390标台,公交车辆万人拥有量12.1标台,公交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48.23%,公交分担率达到23%。全市一千多辆公交车、94条运营线路全面应用GPS系统进行智能调度管理。公共交通多项指标位列区外兄弟城市前列,成为广西唯一获推荐的启动实施国家“公交都市”的城市。
与此同时,我市多管其下实施道路通行增效交通优化举措,推出全区独创的交通信号灯信息规范管理举措,组织开展了“坚决遏制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停车秩序整治”“酒驾毒驾”“机动车涉牌涉证”“三超一疲劳”“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和“八个平安”的创建活动,强化交通安全网络构建。在全区率先启动两轮电动车管理,市区43.6万辆两轮电动车登记上牌。加强停车泊位建设,市区车辆停车泊位53899个,百辆汽车社会公共停车泊位达22.6个,有效缓解了市区主要道路的停车难问题。
上一篇: 郑俊康到鹿寨调研 || 下一篇: 郑俊康调研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