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带动创新发展
如何改变农民千百年来的一些陋习?我市在“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中,以民为本,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民心所向激发了民众智慧,催生了大量柳州经验,“美丽工程”实现叠加效应。
榜样示范 潜移黙化
10月10日,鹿寨县寨沙镇六往村下寨屯,干干净净的道路联起的一户户人家,庭院整洁,角落也没乱堆乱放。“看人家搞得好,自己家乱了自己也没好意思,也住得没舒服。”村干部介绍,在清洁乡村活动中,下寨屯开展了清洁卫生户评选,定期由村干部及有威望的群众组成评委,按照评分标准严格打分,对每期考评优胜者授予“清洁卫生户”称号,使“不乱扔垃圾、房前屋后无垃圾、物品摆放整齐、厕所干净没异味、家中自备垃圾袋”的做法在农户中成为共识。
这是示范作用的最细微但也是最生动之处。除了农户的示范,各乡镇、县区和各系统也着力打造示范点,以点带面铺开清洁乡村活动。
如柳江县按照3个100%的要求来开展“示范带动”工作,即100%乡镇要打造两个以上重点示范村屯,100%村(居)委至少要抓出1个以上重点示范屯(点),重点示范村屯100%设置有长效卫生保洁机制。柳城县团委在开展“清洁乡村—青年先行”等志愿服务行动的基础上,建立了两个青年生态示范村,培育了清洁文明示范户121户。
我市在实行“领导联系包点、工作队包村、村干部包线、小组长包片、党员包户”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的同时,还努力将30多位四家班子领导联系的30多个村屯,以及全市938个行政村及66个农村社区中由区、市、县和乡镇干部参与和指导的村、线、片、户打造成示范点,全面带动清洁乡村活动。
如今,上千个各级各类的示范点,已在柳州广袤乡村发挥引领作用。前不久,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实地调研中,对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国村古选屯等村屯的村容村貌和民风民情给予了高度评价。
敢为人先 全面创新
敢为人先的柳州,还将创新能量全面融入清洁乡村活动中。
——创新丰富活动内容。鹿寨县在实施三个专项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净化精神乐园”活动。三江县立足县情,努力实现“五边五好”目标(“五边”即河 边、路边、田边、村边、屋里边;“五好”即民族村寨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水源保护好、环境绿化好、卫生习惯培养好)。鱼峰区坚持“五个结合”,将“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与创城、创卫、集中打击“两违”“风暴行动”、基层建设、作风建设等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督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创新农村环卫运作模式。柳南区将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融入到环卫工作当中。如将试点村分为15~20个格,然后根据每个格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确定保洁价格,采取公开招标、按劳取酬的模式招录保洁员。融安县针对大部分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的实际情况,创新实行“屯收集、屯处理”垃圾处理模式。
——创新社会帮扶办法。7月,我市开展了“千企洁千村”活动,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发动企业与农民结对,携手清洁乡村环境。截至目前,全市企业为“清洁乡村”捐款捐物折合1000多万元。
——创新参与监督方式。我市六个县均开通“美丽柳州·清洁乡村”微信公共平台,部分城区也开通相应微信平台,目前共收到群众信息约3万条。我市还请媒体跟随督查组检查曝光,邀请各界人士深入乡村暗访……清洁活动开展以来,我市综合运用明察暗访、交叉互查等多种工作方式进行了4次全市性的督查,并下发了40份整改通知书,严厉的问责震动了广大干部。
民心所向,民愿所盼。示范带动,全面创新,“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正掀起又一个高潮。
上一篇: 我市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四大构成全面增长 || 下一篇: 郑俊康要求强化生产和支撑能力建设推进经营体制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