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运作的新尝试
在我市首开先河购票观展的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现场依然非常热闹。(日报记者 姜立 摄)
10月4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在柳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5天时间,到场观众超过10万人次。与前两届汽博会观众免费参观不同,本届汽博会实行购票进场,人们依然热情有加,首创我市汽车展会门票销售的先河。
从免费大餐到购票观展,观众坦然接受。这就意味着,从本届起,汽博会向着市场化运作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汽车盛宴观众乐买单
“市场化就是要有人买单的意思。”汽博会副指挥长、市商务委主任顾章伟谈到汽博会的市场化运作时说,作为国际性会展,举办这么大型的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市场化运作就是要从过去由政府包办转向按市场规律承办,让参与各方自愿买单。
“汽博会令人大开眼界,活动很有看头,花10块钱买张票值得。”已经习惯了前两届免费观展的观众,尽管有些人对购票进场感到有点意外,但在参观了活动后,还是由衷地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本届汽博会展览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其中乘用车展区作为展会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展览面积近1.5万平方米,5大豪车品牌以及奔驰、保时捷等45个国内外品牌、超过40家本地经销商参展,全面彰显品牌气质和实力。与此同时,此次汽博会还在各个相关领域进行集中展示:环城汽车巡游活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六十周年成果展、专业车模T台秀、首届车展门票抽奖……精彩纷呈的活动,既吸引眼球,又传播着汽车文化,从而实现观众赏车、购车、品车、驾车,寓教于乐,一举多得的目的。
交易活跃商家收获大
“活动很成功,收获还不小。”记者在采访时,多数参展商表示对活动比较满意。“活动卖点多,吸引力大。”会展第一天便订车15台的广汽经销商闻晋说出了许多参展商的共同看法,这次会展引进了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单位,他们丰富的办展经验和专业的办展团队,以及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于参展商来说都是比较认可的。
“市场化运作、办展思路对头是成功的关键。”顾章伟认为,从这次汽博会看,活动充分考虑了我市汽车市场拥有量并主要采用了经销商模式,从而使参展范围更加集中,商家也更看好。
截至2012年末,我市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0万辆。在未购车的市民群体中有56%的人计划在三年内购车,而超过15%的汽车拥有者计划在三年内选择更新或新购入汽车。为此,组委会创新办展模式,采用“全民参与”结合“汽车盛会”这一理念推广本届车展,邀请本市经销商直接参与,使购车者与销售者面对面,省去区域之间的价格差,对市民购车更有吸引力。
会展的成交情况也给予了参展商最好的答案。5天总成交额成绩喜人:国际意向总成交额441万美元,国际实际成交额120万美元;国内意向成交额2.06亿元,国内实际成交额7716.69万元。
基础扎实迈出新步伐
“本届汽博会,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实现政府办会向市场办会的转变,在缩减财政投入的同时,增加展会的‘造血功能’,逐步培育会展市场,使汽博会实现长期稳定运营并持续发展作出了新的有益尝试。”汽博会常务副指挥长、副市长陈杰对本届汽博会市场化运作给予较高评价。他认为,这种新尝试是在前两届政府成功运作基础上建立的,应该说基础是比较牢固的。
汽博会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专业分会,已被自治区政府列为广西三大重点会展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举全市之力,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举办了第一、第二届汽博会,利用我市汽车、工程机械产业优势和与东盟国家的地缘优势,为中国和东盟汽车、工程机械产业双向投资、贸易合作提供平台。从两届汽博会的成效来看,实现了起点高、档次高、专业大气、成效好的效果。
作为广西经济中心之一,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年增速超过20%。对汽车厂商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因此,第三届汽博会走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办展道路,本着“为造车人服务、为卖车人服务、为用车人服务”的理念,将汽博会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把柳州汽车会展业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上一篇: 《人民日报》推介我市在干部考德方面的做法 || 下一篇: 市委市政府领导率队到柳东新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