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变难点成亮点
现在不少市民感叹:“山清水秀的柳州更漂亮、更迷人了!”这一切,都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带来的结果。
2009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并正式向自治区爱卫会和全国爱卫会提出申请。5年来我市创卫经历了打基础时期、攻坚时期、冲刺及全面提升巩固时期,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我市10个基本条件和各项工作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我市创卫过程中各部门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献计献策,创新思路,探索了许多富有“柳州特色”的经验和做法,攻克了一个个“老大难”问题,难点变成了亮点。
周末扫除分片包干
上千人同时舞动着扫帚打扫环境卫生,这一场面从去年8月起至今每逢星期五下午都会出现,这场全民参与的周末大扫除活动实行分片包干,采取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联系相关城区的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三无”居民小区等方式,通过与主次干道门店业主签订责任状,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创建门前三包示范街。此外,市直各部门、单位牵头组织本系统各单位、住宅小区、出租门店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使我市环境卫生大有改观。
我市创卫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组建了6个专业组,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对创卫各项指标任务进行细分。把社区作为基本创建单位,将职能部门和城区的工作予以落实。同时,针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六项专项整治行动。我市实行四家班子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制,将巡查监管责任落实到人。我市层层签订责任状,通过日查、周督办、月考、季评、专项考评等方式,对全市创卫成员单位分五类进行考评,并将创卫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评体系。形成了市各职能部门和城区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网格化管理建机制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条成功经验。去年本报与市创卫办联办“创卫大家谈”征文活动,有读者在征文中提议不妨借助于“社区网格化管理”。这一建议被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创新性地用于餐饮业的监管。该部门将一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分成若干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负责每个城区的一定区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和整改任务,并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定人、定责、定标准、定进度、定时限,做到工作有计划安排、有目标要求、有奖惩办法,使得监管实现全覆盖。
各城区依托社区网格管理化工作,将市容环境卫生、除“四害”、健康教育工作等创卫内容纳入社区人员工作范畴,定人、定街、定标准、定责任、定奖惩。例如鱼峰区狮山社区的小街巷和小区保洁通过网格化管理这个平台,对网格员实行“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工作制度。社区按照网格的划分把保洁员分配到网格当中,要求他们保洁路面、清理花带、清洗垃圾桶、搞好除“四害”工作、配合社区进行卫生清理等。保洁员每天清扫一遍后,由社区网格员下来监督,对积水及时清理,发现小广告及时清理,发现老鼠洞及时堵上……在我市,像这样经过网格化管理面貌焕然一新的背街小巷和小区数不胜数,许多地方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刚柔并重整治餐饮业
我市有餐饮店约5000家,其中小餐饮店占了80%。小餐饮店的脏乱差一直是我市创卫工作的软肋。今年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白+黑,5+2”方式,不论白天、黑夜,工作日还是双休日,在一段时间内对小餐饮业施以重点整治。对重点区域和路段、背街小巷的小餐饮业进行检查并发放《致全市小餐饮业主的一封信》。该局还联合城区、工商、市容、公安等部门,开展小餐饮行业联合整治行动。上半年取缔无证经营或违反《食品安全法》的27家餐饮店。
一些餐饮店离市政务服务中心较远,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很不方便。为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卫生部门上门体检、集中办证。近年来该局先后在柳北区沙塘镇、柳南区河西市场、鱼峰区雒容镇、柳南区航银路等地点上门办证,提高了餐饮店的办证率。
打造示范街、示范店是我市强化餐饮业监管的经验之一。目前全市已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10条,示范店17家,示范食堂8家。今年我市还将新增6条示范街、五六家示范店,争取2家以上餐饮店获得自治区示范店称号。
上一篇: 我市出台政策确定今后五年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目标 || 下一篇: 肖文荪到市交通运输局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