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城中区加快推行小学优质均衡教育让更多家庭圆梦

  • 2013-09-09   《柳州日报》   记者 姚颖盈、通讯员 覃胜利

内容导航:

注入名校力量托起明天希望

   “升格为名校后,明显感觉到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管理风格进一步提升。”新学期开学前一天,景行小学潭中校区举行的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上,三年级学生家长陈从谨对校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夕,城中区为实现小学优质均衡教育而推行的这一重大举措让龙城沸腾。72日,作为试点工作的潭中路小学、柳东中心校正式更名为“景行小学潭中校区”“弯塘小学文华校区”。

   “柳东中心校变弯塘小学文华校区,这么一所‘农校’能真正成为名校吗?”人们更关心的是名校品质的提升。

   据了解,新学期伊始,弯塘小学总部就派出吕柳萍、陈丽萍、杨雨晴等一大批管理、教学业务骨干深入文华校区。校长冯玮表示,弯小各校区间将通过共享先进的管理经验、总部培训基地、教育教学活动同步、加大信息技术的建设、引进“云平台”服务等模式,不断追求、探索弯小的优质均衡教育办学。文华校区执行校长潘秋龙说,文华校区目前仍有一半生源是农民工子弟,学校除了迎头赶上总部教学质量外,也要保留原学校的优秀传统。

   集体放学制、班主任“坐班制”、教学视导制、课前精彩两分钟、新生开笔礼毕业典礼制……景行小学潭中校区执行校长吴帆认为,原潭中路小学本就是一所优质学校,成为“景行教育”的一员后,总部和潭中校区将对优质资源进行融合补充,让“景行教育”成为孩子、家长的福音。

   为配合名校升级更新的步伐,在软硬件投入上,城中区树立了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加快推进各学校教育设备的现代化和教育手段的信息化,做到各校同步、优质均衡。已于2012年完成静兰小学新校址的迁建;每年举行精品教研展示周,促进各校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成立8个特级教师工作坊,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搭建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平台;区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建设校园网、教师博客、电子白板教学“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教育体系,推出“博客教案和评课”、网络备课、网络办公、网络师资培训等新型网络教研模式。近两年来,共投入400多万元,为区属城市、农村各中小学都配备了电子白板,在全市学校中率先实现了班班通电子白板。景行小学、市十二中跻身全国“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

   城中区委书记杨义表示,城中区将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进程,迅速缩短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校的发展周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张,满足更多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