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无形资产挥写实体“文章”
一流企业创造品牌,二流企业创造标准,三流企业做技术,四流企业做产品。不断逾越历史成绩,以品牌制胜谋发展是政府和企业绕不开的话题。品牌中国1000强企业占5席位、中国企业500强占3席位、广西企业100强占16席位、农业品牌建设领跑广西、省级以上名商标87件……这是我市实施品牌战略,政府和企业联手抓名牌企业、名牌产业和名牌经济地带的最新成绩单。
龙城多年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坚定走“柳州智造”品牌兴市路子,逐步形成了柳州名牌企业集群优势。如柳工、东风柳汽、OVM(欧维姆)等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举足轻重地位,五菱、柳钢、两面针、金嗓子等,是闪耀着柳州人光荣与传统的常青树。在硝烟弥漫的品牌突围战中,举手投足透出的是一座城市的品牌力量,让世界认识和感受到工业柳州的态度和亲切。
打自主牌带动经济突围。中国汽车“微增长”态势让企业深陷泥沼,柳州自主品牌汽车走品质之路,借助强势的品牌和技术实力给经济发展引擎注入强劲和持续的动力。据统计,上半年柳州汽车产业在全国增速仅为5%的形势下,取得了7.3%的增速,产量达到104.7万辆(含改装车),上半年国内每生产10辆汽车就有1辆柳州产汽车。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售整车突破80万辆,成为全国单一车企年中销量冠军。东风柳汽产销双双超过10万辆,分别增长25.1%和29.9%,不仅乘用车实现快速增长,而且商用车一改2010年后销售疲软态势,以28.5%的增速领先行业。
抓名商标、质量管理,打合力牌实现转型发展。10多年前,谁也没想到花红药业这个小型中药厂能成为现在年销售10多亿元、拥有商标100多件、在6个国家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的知名企业。该企业相关负责人甘惠兰说,城市的竞争力和知名度需要靠一批龙头企业、靠一批知名品牌来支撑。作为广西唯一全国首批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柳州在企业创名牌的嫩芽上用心地“施肥灌溉”。
我市在全区率先开设“市长质量奖”、成立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联盟、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这些致力质量保障的措施,为城市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已培育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30%。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是龙城品牌建设打出的借力牌。步步高集团签约进驻柳州地王国际财富中心,企业负责人陈志强毫不掩饰对柳州的偏爱:“看中了柳州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与天然的地域投资优势。”截至今年6月,全市引进的二产、三产项目112个,到位资金合计322.64亿元,一批名企紧锣密鼓地寻求入驻龙城。
上一篇: 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74.69% || 下一篇: 肖文荪督查创卫工作指出“不只为创卫而创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