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柳州经验”系列解读之三

  • 2013-05-29   《柳州日报》   记者 段红梅

内容导航:

——民生改善共享幸福

   【核心提示】

   宜居城市是什么模样?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有更好的医疗、教育服务,有更浓厚的文化氛围等“软实力”。正如市委书记郑俊康在55日由光明日报社与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关于‘柳州经验’”座谈会上所言,柳州力争打造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文化、一流的医疗,让生于斯、长于斯、居于斯的龙城儿女真正享受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让更多的人走进柳州、爱上柳州、留在柳州。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坚持“有情、用心、创新”要诀,大力改善民生,让375万柳州人民在这块山清水秀、富裕文明和谐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前瞻思路导引“后顾之优”

   【百姓感受】家住桂中大道文源华都的市民杨莉茹感觉很幸福,因为让她高兴的事很多:“儿子上了景行小学,能有这么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是最让我欣慰的。看病也不愁,小病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病有高水平的大医院。”

   新闻回放』义务教育追求均衡发展公平公正;高中阶段按照“优质高中品牌化、普通高中特色化、县域高中规模化”思路,推进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则致力于打造西南地区最大职教基地;市校共同推进大学建设,建设广西科技大学;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加大对辖县帮扶力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午餐制度……从2004年起,启动新农合试点工作,现已实现全覆盖;2010年起,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后分三批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正式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在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医疗资源整合、诊疗行为管理、便民惠民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

   【新闻解读】教育和医疗是百姓两大后顾之忧。我市以前瞻思路谋划,在创办一流教育、打造一流医疗雄心大志中,谋篇布局,化“忧”为“优”。如今,一个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职校到大学的教育体系正在全面完善,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真正实现了慢病能防、大病能治、城乡居民看病就医有保障的良好格局。

   工业理念反哺文化建设

   【百姓感受】“担心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再也看不到了,现在放心了,随时可来重温过去,还可以带小孩感受柳州的工业发展历程。”曾在第三棉纺织厂工作了30多年的市民李金兆,一谈起老厂房被改造成工业博物馆的事总是很激动。

   『新闻回放』近几年,市博物馆、柳州文庙、柳江明珠、柳侯祠、军博园、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等众多醒目的城市文化地标,渐次矗立。《八桂大歌》《刘三姐》《心灵之窗》等高规格、高品位的舞台影视作品,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柳江之夏”“龙城金秋”“全市农村文艺会演”“刘三姐大舞台”四大群文活动,与“百村百戏”“东门戏台”“多耶节”等上百个群文活动一起,让城乡同乐;园博园、开元寺、奇石馆、蟠龙山瀑布群、李宁体育馆等项目,更是添了诸多悠闲娱乐好去处。

   【新闻解读】“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柳州的博物馆,激起了无数柳州人的自豪感、认同感、自信心。”云南省社科院主席、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范建华对我市文博建设高度认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创造性运用工业发展理念进行反哺,采用工程指挥的形式,启动“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活用项目管理办法,将一个个文化项目细化量化。一座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的魅力之城悄然呈现。

   倾情民生尽展幸福欢颜

   【百姓感受】“灾后,政府帮购买的农房保险生效了,我获得了2.4万元的理赔加补助。”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林略村67岁的杨家经喜悦心情溢于言表,他指着宽大而舒适的两栋砖混结构的新楼说。他是少数民族村寨火灾统保工程的直接受益者。

   『新闻回放』从少数民族村寨火灾统保、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程,到老有所养工程、商贸便民工程等“十大民生改善工程”,一项项民生工程惠及每一位市民。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扶持政策,力推“全民创业”,重点促成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就业。不断传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理念,按“工业反哺农业”思路,实施“农业十大工程”“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美丽柳州·清洁乡村”等,让农民同享幸福。

   【新闻解读】我市立足民生,凡涉及住房、养老、就业、医疗、保险等的民生问题,无一不成为市委、市政府关注的头号大事。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周天勇认为,处理好经济和民生的关系至关重要。“十一五”期,我市民生投入多达690亿元。仅去年就达16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以上,将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的目标,逐步变成生动的现实。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