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失地村民解除后顾之忧
在雒容镇南庆村满塘屯,71岁的吴桂英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很惬意:早睡早起,饭后到隔壁邻舍与亲友聊天,或结伴到附近的园博园散步,或到附近转悠,看看工地又有了什么变化。
“现在家庭有保障,儿媳和孩子都到旁边的工厂上班了。我呢,有养老保险,每个月可以领到1000多元。”她说,“从来没有想到,我也可以像退休干部一样每月领钱。现在基本没有什么操心的。”
截至目前,柳东新区被征地农民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共计10162人,占67.7% ,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3977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6185人。
柳东新区被征地农民还可自愿选择参加柳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柳州市城区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2年,柳东新区参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63128人,获补偿就诊63950人次,补偿金额438.85万元。
收入比原来高,住得比原来好,后顾之忧越来越少,这是柳东新区开发推进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普通感受。
现在,柳东新区已织起一张紧密结实的保障大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接轨。
为避免坐吃山空,让失地农民的保障有源头活水。柳东新区还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
土地被征收之前,郭义亮是标准的农民,2010年他通过柳东新区的春季招聘会,成为了标准的工人。
“虽然那年我40岁了,由于当时厂里人手短缺,又觉得我比较稳重,就招我进去打杂。”由于企业的生产线缺人手,经过岗前培训,郭义亮成了班组里的工人。去年,他妻子也跟着他进了厂,现在夫妇俩月收入近4000元。
为使农民掌握一定技能,我市在柳东新区设立劳动技能培训中心,先后共举办被征地农民技能培训班19期,针对工业化进程,开设汽车维修、电焊、水电维修、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如今已培训失地农民800多人。同时还努力牵线搭桥,为失地农民寻找就业岗位。
3月15日,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2013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在柳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4月29日,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专场招聘会举行,53家参会企业提供焊工、冲压工、质检员、机修工等131个就业岗位……近年来,柳东新区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周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月等一系列招聘活动,共组织发动新区企业418家次进场,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
柳东新区还开展农村劳动力实名登记工作,重点调查被征地村屯的就业情况,为辖区农村14450多名16周岁至55周岁被征地农民建档立册。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柳东新区共有2942名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柳州实践显示,“三个确保”让失地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失地农民支持和投身工业化和城镇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建设全面小康的成功探索。
上一篇: 我市各级共青团组织燃烧激情释放正能量 || 下一篇: 市地震局领导解读新修订的《广西防震减灾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