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春耕时节我市田间地头再掀学习农业技术热潮

  • 2013-03-31   《柳州日报》   记者 兰天

内容导航: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作为农业技术水平起点并不高的我市来说,通过请专家传授专业技术或直接引进外地先进技术是最为有效的办法3月下旬,伴随着春雷滚滚、春雨阵阵,我市春耕工作深入开展,新一轮请专家、学技术的高潮再次掀起

  专家带来先进技术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随着我市经济作物品种不断增多,产业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农产品不仅仅在本市内销售,更多的开始走向外地市场,甚至走出国门。要想把柳州的品牌打出去,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对先进种植、管护包括经营管理方面的技术需求越来越急迫我市为此适时开展了请专家、送技术等活动

   2月底,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科技人员到鹿寨县食用菌基地指导食用菌生产技术,并找出因为菇的摆放不同,室内空气对流不畅,氧气、光线不足所导致的产量、质量差别的问题,还建议菇农错开低价上市以获好价位

   3月初2013年中国茶叶专家走进柳州活动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举行,这些专家主要来自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共19。他们就茶叶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茶叶机械化研究进展,茶叶质量等开展专题讲座,并现场指导,为企管人员、技术人员及茶农解决疑难

   “专家走进基层送技术,所取得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这些举措   受到了企业代表以及农户的支持。”市茶叶协会负责人张征说,我市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以往请的专家,只涉及某个领域,不能整体解决问题,而现在综合国内茶产业相关的多领域专家,产生的效果自然更为明显

  学好用好才是关键

   市农科所负责人周颀说,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存在很大的不同,最为明显的就是地域差异化的问题。如水果种植,同样一种水果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种植、养护技术就差之千里。在外地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水果,移到本地种植时,如果不根据本地土壤、气候等情况做出调整,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外地专家传授的先进技术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死记硬背,经过本地试验,得出自己的经验技术,才是最实用的

   柳江县成团镇同乐村村民覃玉花说,她的文化水平有限,以前一些专家到村里指导水稻种植技术,所讲的一些专业术语,她大部分听不懂。以后有专家来,她只当凑热闹。如果专家能多在田间做些示范演示,也许她接受得更快一些

   如何让农民更好更快学到有用的农业技术?市农业局科教科负责人黄蓁针对这类案例指出,在技术转化上,今年我市将按照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为依托,建设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水稻、甘蔗、桑蚕、柑桔、食用菌综合试验站和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柳州分中心,加强农业科研协作攻关,加速技术成果产品的集成创新。在农技教育上,将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的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着重提高种养大户和致富带头人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从而带动农民学好用好先进的农业技术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