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浚源文化活水“新潮”逐浪
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日报记者 姜立 摄)
文化之水拍岸起。2012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的喜庆浪花犹然盈目,独具魅力的“柳智号”节庆文化活动,以文化彩立方的多元交融,自信而自强,汇涌成闻名遐迩的国际性文化品牌,堪称2012年度国内外少见的城市文化盛举。
市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玮欣慰地说道,今年的水上狂欢节,近悦远来。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度实践,创新性地培育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以十大文化工程为抓手,理顺了政府、市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充分整合了市级和县级、专业和业余等各类文化资源。举全市之力,全城同庆,全民共享,让我们柳州人民的“文化红利”大幅度提高。
从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国有文艺院团和新华书店等经营性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到广播电视整合等诸多文化事业单位领域的阶段性改革,再到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在广西的率先创建……我市的文化体制改革分类实施,以点带面,创新机制,转变职能,实打实干。以“实”激起千层浪,活力四溢的文化长流,滋润着柳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文化惠民的城市肌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柳州的文化体制改革给予高度肯定。
“金灿灿的阳光金灿灿的田,黄澄澄的稻谷望不到边……”符又仁是民族音画《八桂大歌》的文学统筹和主要词作者。他认为用这样的词句来比拟柳州文化体制改革的深耕细作、丰收景象,甚为恰当。
“举全市之力创排的《八桂大歌》,已开唱10年。体制改革前,市歌舞团演职人员为排演主体,经常需要协调桂剧、彩调、粤剧等剧 团外援参与巡演。现在,文化体制改革拓宽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空间。
市歌舞团、彩调剧团、桂剧团、粤剧团及文化艺术中心整合为市艺术剧院,集文艺展演、电影剧场经营、演出经纪、庆典活动策划等为一体。好一曲“八桂大歌”,越唱越带劲。“市场演出的场数越来越多,既深入基层进行公益演出,又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喜洋洋的歌声唱呀唱不完。”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彭荣青吟小调喜开怀,边唱边说。
转企改制添活力,文苑枝头四季春。我市国有院团的体制改革,整合、激活了艺术生产的创造力。
“才”气一壮“财”力旺。获奖的好节目多了,演职人员的收入高了。
市艺术剧院还与柳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联动,举办“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活动。低票价运营,高档次演出,叫座又叫好,开创了广西文化惠民新模式。
书山有径开新道,整合重组创新高。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的贯彻实施,柳州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这一国有出版物发行主渠道于今年7月13日正式挂牌,标志着这一充满书卷气的新华老字号通过资产、人员等要素的整合重组,展卷开启新的扉页。顺利完成体制改革的市新华书店,在坚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中,图书品种越来越多。送书到企业、到学校、到军营,想干事的热情高了,干好事的能力强了。
我市广播影视系统的体制机制改革,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便在不断深化、不断创新。2005年6月,柳州广播影视系统将柳州人民广播电台、柳州电视台、柳州广播电视报等整合,成立市广播电视中心。2011年6月,经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为广西首家实现电台和电视台合并、资源整合的地市级广播电视台。
先后开辟了深受百姓关注的新闻栏目《新播报》《摆古》、娱乐节目《周末有搞》等,成为集影视、网媒、纸媒于一体的“新声派”。
将“五个指头”攥成“一个拳头”,变多头分散执法为集中统一执法。2011年6月27日,我市挂牌成立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将以往文化、新闻系统、广电几个部门分而治之的执法职能“三合一”,并按照新的体制机制运行。运用科技手段,建立了先进的“网络监控平台”监管机制,全面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为我市文化市场营造一方净土。
我市的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事业单位,也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浪潮波涌中,加快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绩效考核评价的机制,以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同时,创新了投入方式,使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加。
(本系列报道完)
上一篇: 市领导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建议 || 下一篇: 我市列入自治区农户科学储粮建设计划12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