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文化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想唱就唱,即兴登台。不管是本地市民,还是在柳的农民工,抑或外来的游客,每逢周末,“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就成为他们零消费的K歌场,唱出自己的心声,唱出幸福的感觉。截至8月底,“柳江明珠”惠民演出156场,公益电影放映410场,观看人次达271万。“水上大舞台·想唱你就来”市民卡拉OK大家唱,已是我市每周六晚上的文化常态。
“惠民”文化多姿又多彩
像这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在柳州还有很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的“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成为柳州老百姓的狂欢盛宴。
柳州文庙曾在201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创下百万市民逛文庙的文化盛景。
工业博物馆今年5月1日免费开放迄今,已有30多万人接踵登临。
军事博物园自去年6月1日建成免费开放以来,前往休闲观赏的市民多达150万人次。
与文庙隔岸呼应的东门城楼,每逢节假日,搭上大戏台,彩调、桂剧、粤剧的腔韵十足。
世界面积最大的水上音乐喷泉,夜夜笙歌;世界最长的蟠龙山人工瀑布群,斑斓如画。十里长堤已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一脉璀璨人文风景。
惠民文化,城乡统筹。鹭鹚洲的彩调,东泉镇的歌圩,柳江之夏的歌舞,程阳八寨的耶歌……百村百戏,此唱彼和。柳州群众文化之活跃,得到国家文化部的充分肯定与嘉许,并向我市授予了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殊荣。
文化民生,还体现于精品文化的公益惠民。近几年,我市举办了各种大型文化惠民活动,有“中国西部原生态山歌(民歌)·柳州赛歌会”,有广西第二届彩调艺术节,有精品剧目公益活动周以及基层巡演,有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等。
“慧民”文化文明巧提升
送文化不如种文化,富口袋先得富脑袋。“惠民”与“慧民”,花开并蒂馨。
在柳北区石碑坪镇下陶村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有图书室,有舞台,有排练场,还有球场,有体育健身器材。村民们经常邀约前往打球,也有看书的,或上网查阅农科资料的,晚上排演文艺节目的。
像这样的文化设施,几年前,对村民尚是奢望。2010年起,我市已在六县四城区的部分村屯建成92个,今年再建71个。
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乡镇、村屯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惠民的“文化温饱”,向“慧民”的文明境界晋升。文化建设进入民生为本的“服务创新发展期”,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捷性日趋完善。目前,我市86个达标乡镇文化站全部建成,实现100%全覆盖;建成公共图书馆11个(市区5个,六县各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市区5个,六县各1个);县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0个;全市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934个。
文化书香的“慧民”举措,还体现于“农家书屋”的建设力度。
2009年,我市率先在广西实现所有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全覆盖。
1147家农家书屋,超量分布于我市的939个行政村,成为农民文化“智”富的“黄金宝库”。我市还率先在广西创建“社区书屋”,目前已有117家之多。
文化民生的正能量也体现在富民举措上。
结合我市“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建设,通过文化养护方式,我市的“新农村文化‘智’富工程”,像示范田,带动广大农民奔向小康路。
“市委、市政府帮助我们挖掘提升地方民族文化,并提供扶持资金,让民族文化成为有价值的文化产品,带动我们富裕。”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的农民画传承人吴述更说。
柳城县大埔镇邬家屯,是我市“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的一个典型。该村把柑橘地打造成农家乐休闲文化项目,给清新的田野播撒上文化的清芬。
像这样文化致富的典型我市已有20多个,且各具特色: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丹洲村——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型,林溪乡程阳八寨——文化遗产旅游型;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村——民族文化风情旅游带动型;融安县浮石镇鹭鹚洲村——农业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型;柳江县百朋镇怀洪村——农业生态文化知识致富型;鹿寨县雒容镇南庆村凉水塘屯——文化素质拉动型;柳北区沙塘镇江湾村——休闲文化旅游型……这些文化“智”富工程就像精心培育的良种,在我市六县的广袤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上一篇: 我市列入自治区农户科学储粮建设计划1200户 || 下一篇: 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获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