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汽车工业逆势飞扬系列报道之三:抓创新

  • 2012-10-29   《柳州日报》   记者 罗秋振

内容导航:

——由“制造”迈向“智造”

   今年以来,我市的汽车产业发挥了“第一支柱”的巨大能量,拉着柳州快步前进。不仅在前三季度完成的总产值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8个百分点,而且走自主创新之路,推动更多的“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进而向“柳州智造”转变。

   制造:加快转型升级

   2012314日,我市公示了《柳州市2011年度企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名单》,引进了5名博士,其中之一为汽车博士,即柳州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亮;《柳州市2011-2012年度工业企业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名单》的25人中,汽车行业占了11名。

   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自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科技兴市”战略,曾是“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的柳州,一直有着重视技术创新的优良传统。“十一五”期以来,我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有119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典范。

   20111月,在“2010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柳州被评为“2010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和“2010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环节,我市积极构建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民间资本为辅助的“四位一体”创新投入体制,有效整合现有国家和自治区技术中心、技术实验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技术研发机构、科研院校等研发资源和技术力量,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促进工业竞争力的升级。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非常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品创新一直走在各行业的前列。目前,柳州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中,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0、博士后工作站2个。

   智造:竞争取胜之本

   “这次论坛之所以选择在中国柳州举办,主要就是看重柳州市作为中国西南重要的工业名城,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现在又正在打造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化国际汽车城。”923日,2012中国(柳州)与欧盟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在我市举行,国家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副局长韩圣健在会上致辞时,称赞柳州汽车竞争力强,不断走向世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中,柳州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市场开拓进展顺利,目前已出口到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东盟等的数十个国家。从7月开始,上汽通用五菱首款在埃及本地生产的微型厢式乘用车正式投放市场,标志着上汽通用五菱首次实现自主产品在中国以外地区以散件出口方式进行批量组装生产,预计该车在埃及的年产量将达到5000辆。从8月份起,上汽通用印度工厂以散件组装的形式制造五菱宏光和五菱鸿途两款产品,上汽通用五菱出口销量将由去年的1.5万辆提高到2万辆以上。

   从主要占领国内市场到走向世界,我市汽车实现了从“柳州制造”到“柳州智造”的升级转型,逐步占据技术优势,占得市场先机。

   我市的主要车企上汽通用五菱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千亿元产业广西乘用汽车研发中心、广西微小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目前有研发人员3070人。

   东风柳汽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千亿元产业广西商用车研发中心及广西商用车驾驶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形成较完备的商用车和乘用车自主创新体系。这种技术优势,保证了企业产品性价比、附加值高,在市场上比同类车型更具竞争力。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