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能量造就希望田野
科学间种双丰收。(摄于柳南区太阳村镇)
葡萄装箱忙。(摄于柳北区沙塘镇)
丰收的桃园。(摄于鹿寨县)
三江的茶园。(以上图片均日报记者 姜立 摄)
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通过立体化的农业结构调整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柳州农业正朝着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方向大幅迈进。
十大工程推进“三农”步步高
我市于2010年开始实施“十大农业工程”,“十大农业工程”包括十大工程共30个子项目。
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施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34.05亿元。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市“十大农业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自项目实施以来,在我市各级、各部门的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强力推进下,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农业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三农”工作呈现步步高的良好局面。
今年是“十大农业工程”的收官之年,绝大部分项目将在年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在继续完善去年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千亩糖蔗良种基地、千亩油茶良种育苗基地、万头生猪良种扩繁基地、百亩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千头梅花鹿产业基地5个项目后续工作的基础上,我市正加大推进未完成任务的25个项目建设力度,万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千亩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个项目完成总体任务并通过验收。
此外,50万亩优质油茶基地、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3 个项目基本完成总体建设任务;20万亩毛竹基地、50万亩超级稻基地、10万亩双季葡萄基地、150万头生猪产业基地、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百万平方米食用菌生产基地、农业五站建设7个项目已完成总体建设任务的80%至95%。
在“十大农业工程”的带动下,我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我市常年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20万亩(14.67公顷)、牲畜饲养量25多万头、禽类饲养量6000多万羽、养殖水面面积近3万亩(2000公顷);甘蔗、畜牧、粮食、蔬菜、竹木、桑蚕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聚集。其中,油茶、茶叶、毛竹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面积在广西均数一数二,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龙头企业树立柳州农业品牌
市元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年产达660万株的油茶育苗基地,在直接参与和推动我市千亩油茶良种育苗基地建设的同时,也保证了我市50万亩油茶生产基地建设的良种供给;市鑫鳌水产养殖场通过鳖苗供给、成鳖收购和养殖技术指导等服务,辐射带动企业及个体养殖户加大对黄沙鳖的养殖,积极推进千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我市“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的体系中,农业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越发明显。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0年以来,龙头企业迅速壮大,我市共整合各级项目资金3178.1万元,对市级以上32家龙头企业共51个项目进行扶持,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已达72家,比项目实施前的2009年增加16家,增长28.57%;涌现了凤糖、日田、柳邕、宏华等一批居全区行业前列的重点龙头企业,其中18家龙头企业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21个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
与此同时,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几年也成倍增长,从2009年的293家增加到2012年8月的805家,提早实现通过扶持带动使我市合作社总量达到800家的目标,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入社农户也由原来的10797户增加到1.74万户,入股金额从1.59亿元增加到3.5亿元。2011年合作社销售各类农产品365685吨,销售收入10.58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合作社有116家,其中超过500万元的有35家,超过1000万元的有13家。
上一篇: 龙城森林覆盖率达64.31% || 下一篇: 光伏发电接通汽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