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十年来我市科学发展成就展示系列报道之九:医药卫生事业篇

  • 2012-09-27   《柳州日报》   记者 曾繁华

内容导航:

让百姓方便看病看得起病

   新闻速写

   914日上午,在新建成的柳北区雅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门诊,医师卢薪旭为家住富康雅居69岁的谢小凤开药。

   谢老太太告诉记者,以前她都喜欢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大医院看病。去年听邻居说雅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都实行零差率销售,她就试着到该中心就诊。果然,在大医院28元一盒的一种降压药,在雅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要4.9元,仅这个药她就节省了40多元的药费。以往谢老太太总觉得大医院医生医术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后发现这里医生的水平也不错。今年4月,谢老太太哮喘发作到雅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了6次点滴病情好转,只花了100元,以往同样的治疗在大医院要花五六百元。自从我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社区医护人员逢周四都到她住的小区上门服务,还为居民作健康指导,让她感到心里舒服。

   10年来,我市实现了新农合全覆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一切汇集成一个目标: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新农合实现全覆盖

   200412月,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鹿寨县正式启动。从2006年起其他五个县也陆续启动新农合制度。2008年我市四个城区统一以市为单位建立新农合制度。

   新农合制度在我市全面实施,覆盖64城区共86个乡镇11个涉农街道办939个行政村。至2012年,我市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共筹集新农合资金6.17亿元,受益380万人次。

   百姓看病得到实惠

   20102月,我市所有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院9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个)先后分三批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2011年我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为44.05元,较2009年下降7.76%;住院次均费用为591.55元,较2009年下降1.07%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后,老百姓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群众看病贵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就医环境更加完善

   20106月我市正式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在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医疗资源整合、诊疗行为管理、便民惠民措施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阶段成效。

   2010年至2012年间,完成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建,市工人医院和市柳铁中心医院住院楼扩建工作,加强了公立医院基础建设,优化了结构布局,使全市净增床位近4000张。完成柳州医专和市卫生学校合并、市工人医院兼并市博爱医院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我市优势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使得全市医疗资源布局更趋合理。

   同时,我市还全力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积极开展预约诊疗、就诊“一卡通”、床旁结账、实行无节假日门诊等便民惠民措施,规范公立医院诊疗行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2009年以来,我市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9类(2011年增加为10   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别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我市共有127家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单位,服务常住人口为3729455人。使城乡之间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与服务的质量、城市居民与农民得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逐步消除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差别。

   10年来,我市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从200991日起,计划免疫、产后访视等部分预防保健工作下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指导、计生技术指导和基本医疗“六位一体”服务项目更加齐全。2009年,我市实现“降消”项目在农村全覆盖,全市住院分娩率从2009年的96.74%高至目前的99.33%20101029日,市卫生、民政、计生等部门联合成立的市婚育综合服务中心挂牌。20126月婚检率为96.4%,较2009年的15.33%有大幅度提高。201010月,我市启动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避免了199例中重度地中海贫血儿的出生。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