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PM2.5监测系统基本建成昨开始试运行实现市区全覆盖

  • 2012-09-21   《柳州日报》   记者 郑燕军

内容导航:

“生态柳州”更有底气更自信

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九中子站工作人员在工作。日报记者陈健明摄

   昨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九中子站看到,一台全新投入使用的PM2.5监测仪屏幕不断刷新数据。当天1045分显示的PM2.5的浓度为0.045毫克/立方米,处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内。日前,经过近一个月的安装测试,我市空气质量PM2.5监测系统基本建成开始进入试运行状态,备受社会关注的PM2.5监测数据将有望在本月25日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我市将成为广西率先监测空气中超细颗粒物浓度的城市。

   新设备先进到位

  今年我市加快推进PM2.5监测系统建设,726日,我市完成了对PM2.5监测仪器的招标采购,此次招标采购的6套监测仪器,其中3台β射线监测仪,另外3台是采用振荡天平法的监测仪,是国内目前最好的PM2.5监测设备。

   PM2.5监测系统建成,标志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能力整体跃上一个新台阶,跨入全国先进行列,能让相关部门更科学有效掌握我市超细颗粒物的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下一步,环保部门向社会公布PM2.5监测数据,市民可通过新闻媒体或登录市环保局官方网站查询,了解全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新系统监测范围大

   据悉,我市早在2003年就投入专项资金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当时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两个指标外,也对可吸入颗粒物进行监测,但只能监测PM10以上的颗粒物。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去年9月我市购入了一套价值30万元的PM2.5监测设备开始进行科研使用,并为在全市范围开展PM2.5监测奠定基础。

   目前环保部门共在市九中、市四中、三中路、河西一职校、三门江及柳东古亭山设有6个空气自动监测点。这6个点的布局均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是在综合考量人口分布、地域面积及污染源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确  定的,达到了优化布点要求。PM2.5的监测系统全面建成,我市空气中超细颗粒物监测工作将实现覆盖全市各个城区,监测结果将更全面完整。

   彰显生态柳州自信

   根据环保部要求,2012年国家第一批公布监测PM2.5的城市主要针对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并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实施。

   我市作为全国重点环保城市,勇于“自我加压”,今年年初市长郑俊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实施十大民生改善工程时表示,力争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监测PM2.5的城市之一。

   为此,今年以来市委书记陈刚、市长郑俊康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加快PM2.5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并实地前往环保监测部门检查,强调环保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敢于公布PM2.5监测数据,让老百姓知道我们的空气质量,感受环境改善的成果,为子孙后代造福。未来空气监测结果将与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切实感受更加接近,生态柳州建设也将更加有底气。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