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郑俊康深入三江侗族自治县乡镇村屯调研侧记

  • 2012-03-07   《柳州日报》   记者 闫友明

内容导航:

——问民生谈教育壮产业

   春的气息,火的干劲,侗乡的三月演绎别样风景。35日至6日,市长郑俊康率市扶贫办、市农业局等部门负责人踏景前行,穿过山路十八弯,踩着泥泞陡峻路,深入三江侗族自治县部分乡镇村屯,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真诚结对子,俯身问民生,促膝谈教育,用心解民困,齐心壮产业。

   富禄苗族乡高岩村是郑俊康的帮扶挂点村。长450米的村屯硬化道路项目建设在鞭炮声中启动,郑俊康兴致勃勃地拿起铁铲,加入村民们的铺路行列,边劳动边对该项目的负责人张正庆说:“一定要把钱用好,一个月内把路修好,修成老百姓的‘放心路’和‘致富路’!”高岩村村民石文林今年34岁,娶了一名贵州媳妇。参加劳动后的郑俊康亲手给他送去了优质油茶苗种和肥料,与石文林结成帮扶对子。“种有多少油茶和茶叶?一年每亩有多少收入?在生产生活方面遇到什么困难?”郑俊康一边品尝着农家的糯米饭,一边不断地嘘寒问暖。“种了8亩多油茶,还有糯米、茶叶、杉木等,一家4口人日子过得不错!”石文林告诉郑俊康。郑俊康听后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适当扩大糯米的种植面积,并帮助农民兄弟把糯米进行全新包装,精加工,取个好名,提升糯米的最大价值,促进农民增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及时联系我!”临别时,郑俊康还特意把自己的名片留给了石文林。

   35日晚730分,郑俊康专门在高岩村召开乡、村“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从村容村貌到农村养老保险,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农村医疗卫生……3个小时的促膝谈心后,郑俊康用“柳州话”对乡亲们说,扶贫不是单一的“输血”,最主要的是“造血”。因此,各级政府的重点是加快解决修桥、修路、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采取一切措施扶持养殖、种植等农村产业发展,加大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给“造血”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农村教育质量事关孩子们的未来,事关民族的希望。

   郑俊康对此尤为关切。为了解孩子们的吃、住、学问题,他特意来到富禄苗族乡高岩村小学和斗江镇中心小学,了解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查看寄宿生的宿舍,与孩子们共进“免费午餐”。当得知在斗江镇中心小学就读的是各村屯四至六年级的学生时,郑俊康说,最好把村里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接至乡镇中心小学就读,给孩子们良好的教育。“这种集中办学的做法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值得推广。”郑俊康说。

   市委常委、三江县委书记李楚陪同调研。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