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名优农产品新春走俏市场引发的思考

  • 2012-02-20   《柳州日报》   记者 兰天

内容导航:

——扩大无形资产仍须努力

市民青睐柳产名优农产品

我市名优农产品虽然品质优良,但在包装档次上还略欠一筹

   今年一开春,我市各大消费品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各大超市及农贸市场,我市自主品牌的名优农产品格外受到市民的青睐。

“本地姜”前景看好

   在柳北区北站路一家大型超市,不少市民正在选购水果、蔬菜。家住柳北区河北新村的市民黄立平说,现在选购水果、蔬菜,许多人都会看看这些商品的品牌,他比较喜欢购买柳产水果和蔬菜,一来价格相对便宜,二来货运方便更新鲜。

   在城中区桂中菜市,林女士拎着沉甸甸的大包小包:有茶叶、水果、大米等。仔细一看,这些农产品都是柳城县、柳江县等地的品牌货。她说,虽然这类东西满大街都有,但在口感上都不如这些“品牌货”,就算价格高一点也可以接受。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市开展了柳州名优农产品的宣传、展销等活动,使更多市民了解了本地产的名优农产品,并在今年开春的市场上形成了一股销售热潮。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部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农业品牌建设内容丰富,既有注册商标、名牌产品认定、质量安全认证等,也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申请原产地保护等。这些形式多样的做法,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本地名优农产品的前景非常看好。

品牌建设增值高

 我市名优农产品开春火暴,内因何在?这与我市多年来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息息相关。

   据农业部门介绍,目前我市已有1个农产品(网山牌白砂糖)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8个农产品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9个农产品获“广西优质产品”称号。全市正在实施11个自治区级创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示范区)项目、19个自治区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市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面积达300万亩(20万公顷),涉及的农产品主要是蔬菜、甘蔗、水果、茶叶、食用菌、稻米、桑蚕等,共有200多个名优农产品品牌。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近年来,我市以企业主体作为品牌的依托,目前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2家。

   如水果产业,有“杏运”“桂鹿”牌椪柑、“圣林”牌沙田柚等;粮油产业,有“人生”牌小籽花生油、“大富氏”牌纯正花生油等。

   部分名优农产品,还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

薄弱环节要突破

   我市名优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虽然正呈上升趋势,但与国内知名品牌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柳城县丽益娜丝绸厂负责人罗益说,就目前我市桑蚕行业来看,科技含量水平还比较低,这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不无关系,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产品较为单一,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更少。农业企业生产规模偏小较为普遍,产品附加值十分有限。

   市农业局副局长杨桂枝说,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作用日益显现,尽管这几年我市在品牌农业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品牌建设的观念、方法、氛围等方面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品牌的宏观规划指导,导致品牌结构不合理,品牌效益不显著,品牌管理不到位,品牌与基地相脱节等问题。因此,今年我市将着重发展特色农业,抓好基地建设,培植名牌农产品。并注重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为打造农业品牌提供有效载体。还要着重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研究,鼓励以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农业品牌建设,实现品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