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2010年度绩效考评中群众反馈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 2011-12-07   《柳州日报》   记者 张晓军

内容导航:

——回应公众评议改进完善工作

   编者按

   2010年,自治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电话访问、问卷评议和网上评议的方式,对我市的绩效情况开展了公众评议,评议期间被访群众提出意见建议1146条。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责成市绩效办组织人员整理研究,归类概括为11个方面的内容,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经过相关责任单位的努力,已顺利完成了任务。

   行政效能和作风建设

   【群众反馈意见】

   部分机关办事效率低下,行政审批手续繁杂;部分机关工作不透明、信息不公开。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深化作风效能建设。截至目前,各级行政效能投诉机构受理投诉举报146件,办结143件,办结率97.9%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三级管理。

   推进并联审批和联合审批,办理时限平均提高50%以上。

   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

   【群众反馈意见】

   城市建设缺乏长远规划;道路建设责任部门协调脱节;道路交通堵塞现象严重;车辆乱停乱放,电动车管理缺位;公交车数量急需增加。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完成《柳州市“第三城区”概念性规划》和《柳州市北部副中心城市概念规划》编制,为柳州发展成为超大城市提供良好的规划指导依据。

   完成全市交通调查工作、交通节点及道路瓶颈研究,形成《柳州市区错峰上下班交通调查报告》,完成第二批道路交叉口渠化交通设计。

   开展快速公交(BRT)规划研究工作,指导快速公交1号线工程方案设计。

   切实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养。1月至7月完成道路、桥梁和排水设施维护投资4213万元。

   实施交通畅达工程。莲花立交桥的桥梁工程下构已完成,广雅路八一路口改造工程主通道A B段已完成。

   组织开展货运车辆行车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摩托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市区道路停车管理。

   增加公交车辆,建立新增居民小区的公交网络。完成40辆高等级公交车投放工作。

   治安维稳和执法监督

   【群众反馈意见】

   车站、集市、居民区、小街小巷等流动人口密集区存在两抢一盗、贩毒等犯罪活动。食品药品、物业管理等领域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创新开展城市小区“三分钟治安联防圈”,深入开展“三大战役”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活动,推进“平安柳州”建设。

   深入开展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建成派出所、分(县)局及市局三级“天网”监控室159个,监控面覆盖全市72%的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地区。

   继续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深入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完善零售药店信用体系建设。

   深入开展物业管理行业监督和指导,全市物业服务水平提升。

   市容整治和环境保护

   【群众反馈意见】

   脏、乱、差现象严重,公共厕所数量少,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建筑工地尘土飞扬,工业污水乱排放。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围绕“五城同创”,加强市容市貌综合管理,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

   开展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秩序专项整治活动。

   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28座公厕、市财政投入建设的4座公厕(中转站)全部建成。

   规范管理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现象。

   实行分区域分等级管理。对重点路段及农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流动摆卖、违章夜市摊点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

   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力度。4月至9月,检查排污企业1085家,立案调查38件,行政处罚25件,挂牌督办群鸿电镀厂等6家企业。

   医疗卫生和学校教育

   【群众反馈意见】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医疗机构简陋、医疗设备短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教育费用高居不下,学校资金投入、师资生源分配不均,幼儿园教育参差不齐,公办幼儿园数量少。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群众药品费用。在全区首推“公立医院新农合住院病人使用基本药物费用达到总费用30%以上要求”;79.3%的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对全市13家县级医疗机构86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用房改扩建;在全市939个行政村新建1所村卫生室,建设业务用房总面积达255745平方米。

   试点推行“一卡通”,开展12580预约就诊平台;对市属公立医院进行“医疗质量指标”绩效考核。

   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按要求入学就读,免收学杂费,不收借读费。

   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专项检查,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对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学校实施免费午餐。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2010年我市教育经费投入增长34%。优化教育资源。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组织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区培计划”等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六县农村学校开展挂点支教、送教下乡活动。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学前教育布点规划及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方案。落实学前教育各项经费。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群众反馈意见】

   大学生、下岗工人就业难;创业门槛设置高;就业岗位少;农村就业、致富信息闭塞。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开展支持微型企业发展试点工作,按每户补助2万元鼓励发展100家微型企业。

   通过企业岗位开发、城乡基层岗位开发、高校毕业生进社区计划、毕业生就业见习促进计划等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2000个,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

   通过多种有效方式,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确定26家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12家定点创业培训机构,开展109个职业(工种)的培训。

   反腐倡廉和选人用人

   【群众反馈意见】

   反腐倡廉力度仍需加强,公车私用现象仍然存在;干部选拔制度不透明,关键性岗位公开招聘少,干部考察范围不广,老百姓缺少选人用人的话语权。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1368件(次),初查核实违纪线索191件,转立案160件,结案114件,处分89人。

   建立落实“四严”工作机制,探索公车GPS定位监控系统管理模式,遏制公车私用行为。

   加大干部选任工作科学民主力度,实行推荐提名“五项公开”;利用媒体大范围发布信息,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参与权和选择权、监督权。

   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继续拿出部分空缺处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市实行全程差额选拔。

   继续落实干部考察公示、业绩公示、延伸考察等制度。

   物价稳定和用房保障

   【群众反馈意见】

   物价上涨过快;房价居高,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难问题突出,保障性住房政策信息公开力度不够。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制定并实施《柳州市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实施方案》;认真贯彻执行降低集贸市场设施租赁费、超市进场费、公有住房租金、公办幼儿园教育费等政策。

   大力推行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制度和明码标价制度,统一规定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的申报价格。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36752套(含廉租补贴)。认真执行经济适用房价格管理政策,及时公开保障性住房政务信息。

   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

   【群众反馈意见】

   政策向农村、基层的倾斜力度不够,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饮水不安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落实地方配套定额补助资金方案。

   “开展农村安全饮水解困工程”工作,建设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347处,解决14.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重点培育一批县域中小企业向强优企业发展,对15家以上县区重点项目建设给予600万元以上扶持;加快推进县区四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建设。

   提出并实施“十大农业工程”,推进落实良种扩繁工程、产业基地工程、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农户“万元增收计划”等。

   城市宣传和招商引资

   【群众反馈意见】

   城市关注度及影响力有限,宣传力度不足;招商引资力度仍要加强,注重引进企业质量,重视养商,投资环境需继续完善。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抓住“两会”契机,开展“柳州文化精品三晋京工程”的宣传报道工作;依靠中央电视台等国家权威媒体,报道我市文庙、“八桂大歌”、免费午餐制度;利用重大节庆做好外宣。

   精心策划组织各项柳州旅游宣传活动。通过成功举办国际旅游小姐大赛、组织策划5·19“中国首个旅游日”主题旅游宣传活动推介柳州。

   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法模式,申办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

   提升引进项目的质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把招商重点放在“招大、招强、招品牌”上。

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层次,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

   【群众反馈意见】

   加大第三产业重视力度,支持商贸、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打造全国汽车工业生产基地;加大“十二五”规划执行力度。

【问题整改措施及成效】

加快推进“十大重点旅游工程”。

   大力推进商贸产业发展,举办各类展会22个,展会成交金额约2.66亿元。

   成功举办柳州市2012年投融资项目推介会,积极筹备首届中国-东盟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

   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功举办“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柳州工业博物馆拟年底对外开放,全面启动“博物馆群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新排大剧的创排工作;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建设进入封顶阶段。

   加快推进上汽通用五菱年产40万辆轿车基地、东风柳汽年产10万辆商用车基地等项目建设。

   加强对工业园区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新开工项目的监测,配套完善园区交通、供电、供水、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着手对“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相关指标进行任务分解。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