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打响侗乡品牌造福当地百姓
(记者 董明 摄)
连绵的茶绿沁人心脾,多耶的歌舞醉人身心。26日,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调研,他进茶园、入侗寨、走古镇,对我市发展油茶和茶叶产业、少数民族村寨保护、村寨防火改造和旅游名村建设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马飚要求,柳州及三江要立足实际,及早谋划,抢抓机遇,将改造、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不断做大民族民俗旅游产业,并大力发展油茶、茶叶等产业,持续深入打造品牌,通过产业带动,造福于民。
雨后的斗江镇读论村空气清新宜人,远山油茶林云雾缭绕。在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王跃飞,市领导陈刚、李楚、黄涛、陈鸿宁等陪同下,马飚一行不顾道路湿滑,来到读论村占地面积约13.3公顷(200亩)、三江县最大的油茶苗圃基地,仔细查看油茶苗生长情况。
“这里油茶一亩可产多少油?收入多少?”马飚询问。“一亩油茶可产茶油30多公斤,每公斤60元,一亩收入1800元。”基地老板吴志福答道。市委书记陈刚补充道,通过优质油茶的种植推广,油茶可由过去每亩产油3公斤增加至30公斤,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的运作,农民还有土地租金收入、为基地打工收入和分红收入。听到此,马飚一行笑声朗朗。
“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在林溪乡程阳风雨桥前,郭沫若的诗文碑刻引起了马飚的浓厚兴趣。在程阳村马安屯,马飚考察了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工作。在冠洞村冠小屯,马飚走进村民杨晏金的吊脚楼,伸手检查套在电线外的阻燃PV管,还进入厨房拍拍案台,“是水泥的,还贴了瓷砖。”在吊脚楼下,马飚要求村民消防员演示消防水枪的安装使用。看到村民消防员在两分钟内完成动作,他表示肯定。
马飚得知现在干净整洁、安全和谐的冠小屯开展“百家宴”,实现旅游事业大发展,杨晏金一家每月就有8000元的旅游收入时,他说,这里“解除了火灾隐患,还创造了一个旅游品牌”。在三江,马飚还到马湾茶场检查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到丹洲镇丹洲岛检查旅游名村建设,还参观了三江侗族博物馆并检查了三江县的城市建设。
调研中,马飚对三江县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表示赞许。他强调,三江县要抓住正在建设的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和三柳高速公路将使三江成为桂林、黔东南和湘西三个旅游圈的重要节点的机遇,及早谋划,将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建设好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在村寨防火改造时注重保护整体风貌,保持民族文化特色;要与国家文物部门对接,进一步规划、保护好三江的历史古迹与侗族文化。在发展油茶、茶叶产业时,一定要在推广良种良法的基础上,不断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努力打响自己的产业品牌。
马飚表示,自治区政府将在财政等多方面大力支持三江县以及柳州市的各项工作,并亲自打电话给自治区有关部门,要求加快三江县两条高速公路建设,“祝三江的事业蒸蒸日上!祝柳州的事业蒸蒸日上!”图为马飚在三江县斗江镇读论村油茶苗圃基地调研。
上一篇: 龙城涌现首家“国字号”示范企业 || 下一篇: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十大农业工程”成效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