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关于“10年20倍”的“柳钢奇迹”的现场调研报告

  • 2011-10-12   《柳州日报》   记者 颜纯喜、罗秋振

内容导航:

——“职业化”在领跑奇迹的创造

   “建设绿色柳钢,打造千亿企业!”101日,在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大巡游上,广西最大工业企业柳钢(集团)公司花车上的这一标语特别引人关注。

   “我们刚刚创造过奇迹,相信明天还能做到!”柳钢去年创造了472.83亿元的销售业绩,是10年前23.51亿元的20倍;钢、材产量双双超过了1000万吨,是10年前的10倍。即使在当前全国钢铁行业全面亏损的情况下,今年19月柳钢仍然盈利,而且再立“十二五”新目标:到2015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

   近日,记者深入柳钢基层一线采访,探寻“柳钢奇迹”,感受到了他们确有很多地方与众不同。

   他们——一支职业化队伍

   “柳钢,1000万吨?不会吧?!”柳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景理谈到“柳钢奇迹”时说,这是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刚到柳钢考察的同行流露出来的怀疑。然而,当这些行家通过仔细考察后,他们都相信了这个奇迹,并看出了“门道”:原来柳钢拥有一支职业化队伍,这是21世纪市场制胜的第一竞争力。

   “我们转炉厂今年17月吨钢成本比公司要求还低31.45元,钢铁料耗比进入全国前4名,为公司优质增效做出了贡献。”转炉厂党委书记刘小平告诉记者,转炉厂有1730名员工,其中初级工254人、中级工449人、高级工873人、助理技师33人、技师102人、高级技师19人——高级工以上员工占了近60%!尽管在技术上大家水平不一,但通过在公司率先建立“先模人才工作室”作为培养职业化员工的平台,让本厂的先进模范人才开办岗位技能培训,推广他们的“先进操作法”和“绝招绝活”,提升“师带徒”活动质量,从而使员工具备了主动、服从、合作、责任的职业化观念,从而使人力资源上升为人力资本,转炉厂的人均产钢量进入了全国前3名。

   在柳钢党工部,副部长高旗燕说,公司最近公开招聘一批中层干部,总共有248名员工积极应聘,经过层层选拔,有19名同志进入了拟任职范围。柳钢在打造职业化队伍中,建立了完善的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有进有出的竞争机制,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中层干部都通过竞争上岗,推行学科带头人、技师带头人、技术专家评选制度,激励人才在岗位成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公司产值实现跨越式增长。在钢铁行业中,柳钢的一些主要指标从10年前倒数排名到现在已挤到了全国前4名,但职工总数却由10年前的2.3万人减少到目前1.5万人。

   他们——处处职业化管理

   地处桂中腹地的柳钢,无矿、无煤、无市场,却无可争辩地用铁板钉钉的业绩证明他们创造了奇迹。

   梁景理认为,柳钢就是依靠职业化程度高的管理,成为一个受到行业尊敬的企业。

   “对于一个几百亿的企业来说,管理稍有松懈,‘跑冒滴漏’可不是个小数。”柳钢(集团)公司党   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承格从人们最关心的采购招投标管理给记者算了笔账:从100万吨到1000万吨钢,柳钢的技改投资223亿多元。

   由于在技改投资过程中实行完全的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操作”,3万元以上的大宗物料物资采购全部纳入招投标范畴,由公司招标办、纪委、工会、资财部、监事部等部门参与,有效抵制了“潜规则”,从而节约了投资40多亿元,物资采购降低21亿多元。

   职业化管理造就了一支高效的团队,各种岗位的人,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只做符合各自岗位的事情,从而建立起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信任,也建立了企业与外部交往的信任,减少了人际交往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如今,凡是跟柳钢打过交道的客户都会认为,柳钢最讲诚信,从来不会拖欠客户一分钱,该付款时保证支付,用不着花冤枉钱从上到下“打点”。原来,柳钢内部有规定,客户来柳州,柳钢任何人不能吃客户请的饭,要吃的话除非是柳钢来买单。因此,无论是采购还是销售,客户均愿意在价格上“好商量”,从而使得柳钢原材料的采购总能获得比别人相对的优惠,在销售上则可以卖价略高。

   柳钢(集团)公司总经理甘贵平说,柳钢的职业化管理是要摒弃人治、不搞因人而异,将日常事务按程序化、规则化的法治来管理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分工专业化、服务市场化、手段信息化、管控标准化、监督日常化、考核严格化的“六化”要求,不断创新管理理念,逐步实施精细管理,从而确保了效率的提高。

   他们——有着职业化追求

   “在运动场上,职业化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竞技,结果会怎么样,不用说大家都会明白结果。”柳钢中板厂动力车间行车工黄坤深有体会,企业员工职业化,则企业更有竞争力。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对个人职场发展前途也具有决定性影响。作为一名19988月从技校毕业即进入柳钢的女生,11年来她一直开行车,2004年在全市青工技术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现在她已成为高级技师。她说,职业化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最大的特点,不是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学什么,而是主动工作,自觉地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这是长期以来各单位、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但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们柳钢以职业化标准衡量工业业绩,从而使得过去被认为高的要求成为了大家的普遍追求。”中板厂轧钢车间轧钢工覃纲理解的职业化,就是员工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产品质量的好坏小到每个细节都要有标准来衡量、可以追溯,从而使职业化的要求逐渐成为职业化习惯。以轧钢为例,粗轧机的开轧温度,中间的开坯厚度,终轧的理想温度等,每道工序的要求、轧制过程都统一标准,实行块板负责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出现问题的话都能找到源头,员工就会有岗位责任,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转炉厂操作台,总炉长韦瑞宝正在按工作要求盯着电脑显示器操控着三台炉子。他说,他的工作职责是将铁水以及废钢装入转炉内,通过供氧、造渣、控温、脱氧合金化等一系列操作,为下道工序提供合格钢水。下道工序就是前一道工序的客户,能否提供合格甚至优质的产品,是衡量是否达到职业化的重要思想因素。这需要团队力量相互配合,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在公司的职业化训练下,员工都能树立良好的职业化心态,体现出对事业和岗位的尊重和热爱,体现出对团队的忠诚和对卓越的追求。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