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加速向国家级生态市迈进

  • 2011-10-04   《柳州日报》

内容导航:

构建六大体系实施八大项目力争十年达标

   日前,《柳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我市将通过构建六大生态体系,实施八大重点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国家级生态市。这使刚刚获得“中国十大美丽城市”这项含金量极高荣誉的柳州,再度顺势凌空奋飞。

   早在“十五”起步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要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市更是把这一理念提升到“三个同步”发展的战略高度。由此,20066月,柳州生态市建设开始起步,随后几年,相关建设规划不断充实完善,几经论证,去年11月,《柳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最终确定。如今,随着具体实施方案顺势而出,柳州生态市建设步伐已经提速。

   在未来近10年时间里,我市将建设优良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建设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由此推动柳州由传统生产型城市向现代宜居城市转型。

   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型工业、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生态友好型服务业。同时还将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提高人口宏观调控能力、优化城市功能区域布局、加快城区生态环境建设。另外通过增强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优先发展教育、建设生态交通网络系统、加强医疗和社会服务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

   展望未来,通过上述任务的实施,到2020年末,我市将实现单位GDP能耗降至0.9吨标煤以下、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9188、市区主要河流和水库水质进一步好转,饮用水水源保护河段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并实现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

   届时,柳州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将迈入更高层次。

   据了解,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我市将实施8大生态建设重点项目,近200个工程。涵盖了工业、农业、民生方方面面,总投资初步预算为204.8亿元。包括生态工业重点项目,涉及节能降耗与废气、废热利用、固废利用、企业搬迁等;生态农林牧渔业重点项目,进行生态农业富民小康村、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生态服务业重点项目,包括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产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10个项目建设;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项目,包括水源地保护、供水、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节水灌溉等7个工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重点项目,包括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城镇污水处理等6个工程;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项目,包括重点公益林、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工程及重点防护林建设等8个工程;防灾减灾重点项目,包括防洪与水利、防灾减灾决策指挥信息系统工程等;能力保障重点项目,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等3项工程。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