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打造年产值50亿元产业集群 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自2007年以来,我先后投资5万多元,使用小蚕共育及省力化养蚕技术养蚕,现在年产值54万多元,利润10万元左右。”谈到自己的致富经,鹿寨县黄冕乡养蚕示范户黄长生满是喜悦。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局获悉,近年来我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把桑蚕产业作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黄长生的喜悦,让我们看到了特色农业的魅力。
“十一五”期间,全市投产桑园面积44.76万亩,收茧3.74万吨,农民售茧收入11.8亿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了130%、115%、239%,三个主要指标均实现翻番,增速位居广西第一。
养蚕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养蚕乡镇60个,养蚕村708个,养蚕户12.04万户,产茧达千担村137个、达万担乡镇21个。桑蚕产业助农增收333元,占农业种植业人均纯收入的18%。其中养蚕收入 超万元的农户近7.4万户,超5万元的727户。今年7月,柳城县、鹿寨县被评为“自治区万吨级蚕茧生产基地十强县”和“广西十佳蚕桑生产基地县”。
在我市桑蚕产业发展中,现代蚕业技术创新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我市研发的全程自动化测控高密度蚕种催青系统,使蚕种一日孵化率提升到98%以上;如集成创新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全自动小蚕共育流水生产线等。广西日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发展桑蚕产业取得了成功,公司的丝绸产品还在今年3月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
据介绍,桑蚕产业带动了我市茧丝绸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全市现 有缫丝企业17家,缫丝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处于区内领先地位。产业化的发展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得到了提高。全市年利用桑枝达到3万多吨,农民通过销售桑枝增加收入600多万元。
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等技术不断创新,桑枝栽培食用菌年产量达360多万袋,产值1400多万元。“猪-沼-桑-菜”“桑-蚕-菇-肥”等循环经营模式推广应用面积2万多亩,促进农民增收200多万元。
据悉,目前我市已经提出了把桑蚕产业打造成年产值达50亿元的产业集群的目标。
上一篇: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预备会 || 下一篇: 抓细节提档次建好园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