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柳州发展的主导力量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
站在新的起点回望,柳州的共产党员们斗志激昂、信心满满——在刚刚过去的五年,他们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时不我待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凝聚成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使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
成就一个更加美好柳州的背后,是近1.1万个党组织、19万多名共产党员铸就的引领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引领力
“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这是市委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时代赋予柳州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
过去五年成绩单显示,柳州各项经济指标飘红:柳州农民纯收入平均增速比“十五”期高1.31个百分点,柳州全部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66%……而在“十五”期末,面对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实,面对区域竞争日益加剧的趋势,柳州的共产党员不气馁、不守旧,开展了思想大解放讨论,利用“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党组织服务年、建设年”“党员带富”等平台,引领360万柳州人民成功实现了经济再腾飞。
在农村,从2007年起,每年都会有19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到农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他们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并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农民65万多人次;几年来,1806个市县直机关党支部与1806个行政村、乡镇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3000多名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结成“一对一”开展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从2006年起,有1200多名共产党员参加建立产业协会近200个,有效带动37000多名农村群众走向致富。
在企业,1100多个基层党组织、22000多名党员职工通过“保持先进性,增强凝聚力”“创党员先锋岗,建党员责任区”“三培养一建设”等载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先进性,使所在企业业绩在逆势中一路上扬,写就了新的柳州奇迹。这是一组彰显柳州共产党人引领力的数据:在国有企业评选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中,党员占80%以上;在建有党组织的648家非公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党员走上重要岗位!
创新力
“二次创业”的主体是人,核心是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成为柳州这座创业之城发展的不二选择。
创新的重头戏当属“十大党建工程”,这项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高度肯定的创举,用抓工程项目的方式抓党建工作,成立了“十大党建工程”指挥部,并由市委书记陈刚亲任“十大党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在党内形成了层层抓、层层落实的管理格局。从学习创新工程、党内民主工程、科学选人工程、人才聚集工程、能力提升工程、凝心聚力工程、强基固本工程、党员关爱工程、作风转变工程、反腐倡廉工程十个方面出击,有效地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柳州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一五”期,党建改革创新的步子从未停止。2008年开始,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以“旗帜工程”为引领,率先在全区开展城乡党支部互帮互助活动,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2009年,广大党员围绕“四保”开展“党组织服务年”活动,为我市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实施“二次创业”,促进“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有效规范党员行为,柳州在全区首先实行《市委常委与县区、部门及国有企业主要领导廉政集体谈话制度》,仅2010年市委各常委就按照工作分工分别与分管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共163人次。
竞争力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十一五”期间,市委强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了《柳州市营造人才工作良好氛围的若干规定》《柳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柳州市企业家成长促进计划》等22个政策性文件,并着手加大党员干部的培养和公开选拔力度。
在打造学习型党组织进程中,市委对学习的量化考核达14项之多,相继推出了“柳州讲堂”“党员学习论坛”“万千培训计划”等内容,仅通过“党员大培训”活动,五年就培训党员、群众100多万人次。而各项提高党员竞争力的党内活动也如火如荼:全市3600多个党组织、5万多名党员参加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要求,开展了三个批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在“十一五”实现了党组织全部覆盖、党员全员参加。
与此同时,市委通过制度创新和原则坚守来保证选人用人的公正,大力开展了公开推荐选拔正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选聘)副处级领导干部和市管企业领导、“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等系列影响区内外的公开选拔活动,使一批干部服气、群众欢迎的党员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仅2010年通过公开选拔、公开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的领导干部,就达当年提拔总人数的74%!由此,一支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竞争活力充分涌流的党员干部队伍逐渐铸就。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必将为“十二五”柳州的崛起凝聚和激发更强大的力量!
上一篇: 自治区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 || 下一篇: 市四家班子领导亲切慰问离休老领导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