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十二五”我市将建成多功能的社会福利综合救助场所

  • 2011-06-15   柳州日报   记者 陈健明

内容导航:

困难群众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市社会福利救助服务中心、老年休养集中区建设已经列入我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库的社会事业项目。这是在611日召开的全国政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研座谈会上传出的好消息。

   这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在柳南区航银路66号将耸立起一座新型、综合、环保、高效的社会福利救助机构,全市各类困难群众在这里都能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整个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总面积达61亩,将市社会福利医院、市社会福利院、市救助站、市儿童福利院、救灾款物接收管理站共5个民政福利事业单位整合在一起。

   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将建设成集民政对象集中供养、医疗、康复、社会救助、救助济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福利综合救助场所,直接惠及全市孤寡老人、孤残儿童、以“三无”精神病人为主的割裂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重度残疾人,以及受灾群众为主的特困群体等。

   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通过项目提升了民政基础设施运营效能,壮大了民政经济实力,强化了民政保障能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民政事业单位存在布局分散、公共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这种局面不仅束缚了民政事业自身的壮大,而且也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整体规划的需要。2009年,市民政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结合民政工作的本质、特点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整合资源,建设强势民政,服务弱势群体,全面提升民政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发展新思路。正是在这一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市社会福利救助服务中心项目孕育而生,并于20096月顺利开工。该项目的实施,将使民政福利事业实现链条式、循环式发展,更利于民政事业单位之间优化整合、优势互补,更利于为民政对象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更利于促进全市社会福利机构整体功能的发挥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据了解,该项目包括4个子项目:一是儿童福利院改造工程,改造面积14000平方米;二是新建霞光大楼,包含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管理站、救灾济困捐助款物接收管理站,建筑面积7210平方米;三是新建市精神病医院(社会福利医院),包括5856平方米的门诊大楼和9337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四是新建应急转移安置楼,建筑面积14480平方米,以及污水处理、垃圾站、停车场和道路景观等配套附属工程。目前,儿童福利院改造工程、新建霞光大楼已基本完成;新建市精神病医院已于4月份开工;新建应急转移安置楼正在设计规划中,并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