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从我市“十一五”历程看“十二五”规划之精神文明建设篇

  • 2011-03-13   柳州日报   记者姚颖盈

内容导航:

——文明之花让柳州更加美好

   如果说经济是城市之“形”,文化是城市之“神”,那么文明则是城市之“魂”。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有影响力的金字名片。”近年来,市委书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刚多次谈到要举全市之力创建文明城,将这一名片广为传播。这是激荡在所有龙城人心底对幸福柳州美好生活的呐喊。这呐喊声贯穿硕果累累的“十一五”,响彻充满希望的“十二五”。

   “十一五”拾阶而上

   回首“十一五”期,许多的期待、许多的荣誉,是因为我们始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专注于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2006,我们在创新

   ★文明风景窗:袁茵、邓红英等5名柳州本土模范人物组成“柳州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巡回报告团”。两月内8000多听众参加报告会。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普通人的模范事迹鲜活生动,不少听众感动落泪。

   道德花开这一年,我们广播文明的种子: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党政机关火热开展;“共铸诚信”等活动引导企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培养新型农民活动;城市则开展起创建文明社区、节约型社区活动。龙城人邻里更加和睦、人际更加和谐、城市更加美好。

   2007,我们在努力

   ★文明风景窗:经层层推荐选拔,经自治区审核确定,邓红英、罗运秋作为广西人选推荐参加全国评比并双双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评比”提名奖并赴京参加了表彰大会,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稳扎稳打这一年,“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市民中传播。年初开始,我们以学雷锋系列活动为先导,持续开展了“城乡清洁工程”“十大美丽乡村”评选等各类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也由此得到升华和深化。

   2008,我们在推进

   ★文明风景窗:发放了6万份宣传海报,制作了创城动漫宣传片通过各种渠道滚动播出,发送创城短信100多万条,在《柳州日报》开设专栏《龙城干群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和谐柳州系列报道》……脱颖而出这一年,在121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我市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在全市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获得首批“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殊荣,是广西唯一获奖的城市。

   2009,我们在进步

   ★文明风景窗:20098月应中央文明办邀请,市长郑俊康接受中国文明网、央视网、新华网专访,就柳州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等问题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向全国人民展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成果。

   春华秋实这一年,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度与日俱增,全年共有9个村镇、64个单位、18个社区分别获得市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称号。有50个单位获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称号、75个单位获学雷锋先进单位(集体)称号。

   2010,我们在提升

   ★文明风景窗:国家统计局在媒体上公布的测评结果显示,我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在全国117个参与测评的地级城市中排名第35,比上年的第72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为今年全国文明城市的总测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上层楼这一年,我们着力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常态化,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创城活动领导小组。创   城工作首次纳入专项绩效考评。组织开展了首届“柳州文明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促进创建活动形成新的高潮。

   “十二五”力拓辉煌

   文明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文明之城,需要所有龙城人的共同打造。在龙城“十二五”发展的际遇中,文明创建将始终作为城市之“魂”,跃动在柳州科学发展的大乐章中。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进行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每两年开展一次自治区级和国家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和“柳州市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在党政机关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窗口行业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树行业新风”活动,在工商企业开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主题教育,在食品、药品企业开展践行道德承诺活动。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10%”要求,组建专业性志愿服务队伍。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开展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企业、和谐邻里等“九大和谐”创建活动,推进“城乡共建沿209国道柳州工业文明辐射长廊”创建工作。继续开展“星级小康文明示范村”培育活动,争取每年培育成功15个。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和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推动市、县区及学校、社区三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支持百部优秀少儿歌曲、动漫、影视节目、出版物的创作生产,全市在原有基础上创建100个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图表制作:梁思思)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