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结硕果赛场金牌多
龙城之东,马鹿山下,市体育中心就像是一块“金镶玉”的金牌,镶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放射出令人惊叹的光芒。让人更为惊叹和骄傲的是,我市体育工作在近五年取得的一枚枚金银铜牌,铭记着柳州人创造的健身和竞技的感人足迹。
翻开柳州体育事业发展的史册,继上世纪80年代李宁之后,“十一五”是又一个迅速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这里既有市委、市政府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有体育工作者自身不懈的艰辛努力。市委书记陈刚、市长郑俊康多次表示,今后我们要尽更大的努力举办更多更高水准的赛事,把柳州打造成水上运动娱乐之都;要为百姓建设更多的体育活动场所,让人民在宜居城市里健康幸福。为鼓励体育人才成长,2009年市政府还出台了《柳州籍运动员教练员和有关有功人员奖励办法》,奖励由我市输送到自治区、国家级运动队的柳州籍运动员、教练员和有关有功人员。
市体育局局长曹滨表示,2006年以来,市体育局党政领导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体育人才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体育赛场上,成绩是汗水的最好证明。2006至2009年,我市向广西体工队、自治区体校共输送优秀苗子100余人。柳籍运动员在参加国际、国内、区内各类大赛中共获得金牌589枚、银牌400多枚、铜牌400多枚。其中在体操、举重、跳水、射击、篮球等优势项目比赛中获得奥运会金牌2枚,世界锦标赛冠军10个,亚运会冠军4个,全运会冠军11个。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柳州籍运动员陆永、江钰源、朱芳雨、韦秋香等代表中国参赛,陆永夺得男子举重85公斤级金牌,江钰源夺得女子体操团体金牌。2010年我市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又获得9金4银3铜。
利用体育赛事为城市打造名片。近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国际女子乒乓球对抗赛、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等一系列非常有影响力的赛事。2006年至2010年,市体育局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优秀组织奖单位”“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单位”等荣誉。
体育事业发展也为柳州赢得诸多荣誉。2008年我市获得国际摩联颁发的唯一“最佳组织奖”;2009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化体育论坛上被评为“新锐城市名片奖”;今年1月,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举办的CCTV中国体育营销论坛暨第六届十大体育营销经典案例评选活动中,我市荣获“2010年度十大体育营销城市经典案例”大奖。
上一篇: 自治区督查组到我市指导四级集中换届等工作 || 下一篇: 郑俊康到柳东调研要求克服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