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层楼放歌大步走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卓新(中)参加人大小组讨论。日报记者姜立摄
市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苏海棠(中)在人大分组讨论会上发言。日报见习记者吴若谦摄
站在“十一五”的高台,展望“十二五”的远景,柳州未来五年发展新的壮丽画卷,在我们的视线中徐徐展开。
连日来,在各代表团、委员讨论组里,出席市十二届人大九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和参加市政协十届六次会议的政协委员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报告》和《纲要》)。话目标自信满满,谋发展雄心万丈。
千言万语谱就一曲激昂奋进之歌:“二次创业、升级转型,聚集人气、做大城市,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
经济大升级工业3000亿
《报告》和《纲要》提出要实现的目标,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语———实施经济质量升级规划,更坚定了代表委员们实现“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的战略雄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林桂平认为,柳州“十二五”能否顺利实现七大升级规划,全面发展,2011年的开局之战尤为重要。
“《报告》提出今年我市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可以说是点对了柳州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要促进经济质量的升级。”市人大代表、柳州五菱集团上市工作特别顾问何世纪接过话题说,“十一五”特别是去年,我市的工业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都得到显著提升,这是工业发展的根本。今年我市必须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质量,通过启动“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推进柳州工业的升级转型。
“只有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继续大幅提升,我市‘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的战略才能更为扎实有效地实施,今年工业总产值3000亿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小琪说。
市人大代表、融水苗族自治县县长董凌认为,过去的五年,柳州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随之也显现出传统的服务业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大力推动柳州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升级也十分必要。《纲要》中“把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具有前瞻性,这既结合了柳州实际,围绕服务和配套主导产业,突出抓好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会展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一批在柳州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又改善了柳州的产业环境,实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
市政协委员、广西祥兴实业集团董事长李苏青表示,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生活性服务业也要同步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为综合市场、生鲜食品超市等商贸流通项目的逐步建成和完善,必将进一步释放市民消费潜力。另外,房地产、旅游休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对未来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提供砝码。
市人大代表、市旅游局局长叶青松认为,凭借市委、市政府对于第三产业的强势助推,旅游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呈现一派大鸣大放的格局———“十大旅游工程”接力建设,龙潭公园全面按照“精品”格局进行大规模改造,红花谷湿地公园规划及项目申报工作,完善和提升“百里柳江”都市休闲旅游、“百里风情”民俗风情旅游和环都市乡村旅游三大产品集群。此外,落实“旅游名城”奖励政策,将“风情柳州”的芳名远播。
智动汽车城载起大城市
无论是畅谈工业经济,还是纵论建设理念,汽车城和超大城市是绕不开的话题,代表委员们对此的热议闪烁着柳州建设者智慧的光芒。
《报告》和《纲要》都提到要“举全市之力推进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市人大代表、东风柳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道然认为,应集中力量把广西工学院一些专业如汽车制造、机械等办好,做出亮点,做出精品,为汽车城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再者,既然柳东新区定位汽车城,就应该以汽车制造、配件生产为主,而不要把其变为一个多元化的生产经营基地,“‘十二五’的汽车城,应该是立足国 内、辐射东盟的集汽车研发设计、汽车制造、汽车商务、汽车教育、汽车文化、汽车运动、汽车生活为一体的汽车城。”“建设汽车城,要实施柳州智造战略,把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从而载起柳州超大城市。”市政协委员、柳州汇智公司董事长阳立云表示,在“十二五”期,我市全力启动汽车城建设,应该同步建设一个柳州汽车主题公园,赋予其多元素的汽车文化主题。
“一心两城、沿江发展、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方向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是条很好的出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伟崇说,按照《纲要》,到2015年,柳州将建设成为市区面积达2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30万人、面向桂中和桂北的中心城市,这就需要拉开超大城市框架,优化提升中心城,尤其是全面加快建设柳东新区的步伐是十分必要的。在“十二五”期间,应该重点加大城乡接合部、城市出入口、危旧房、城中村、旧小区小街小巷等区域的整治和改造力度,努力改善城市面貌。这对内会提升市民的自信心、归属感,对外必将吸引更多外来投资。
民生多福祉宜居聚人气
《报告》和《纲要》给未来五年的柳州描绘了一幅“山水美、环境美、形象美、和谐美”建设蓝图。
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长撒忠民欣喜地看到,在2011年市政府为民办的20件实事中,第一项就是关于教育的“实施学前教育计划,启动建设16所公办幼儿园(市区4所、每县各2所)”。他表示,近年来柳州为民办实事中都有教育的相关工作,由此可见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希望各级政府今后把民办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充分利用,在优化民办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减轻政府压力。
市人大代表、励志集团员工苏利华认为,《报告》对“十二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对柳州今后的发展充满希望。作为一名工人代表,我为自己是工业柳州的一分子而骄傲。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增加对各工业园区的空气质量检测,提升劳动者劳动场所的环境,更好地保护职工身体的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让他们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作出更大的贡献。
住房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同样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市人大代表、市住建委主任何彬表示,建设部门将力求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宅的覆盖面,加快建设速度。市政府在今年将对市场现有房屋的市场价格进行有效监控,提供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和安居房遏制房价上涨,努力解决市民住房困难。
《报告》提出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抓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局局长黄健辉透露,全市卫生系统已充分做好准备,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卫生医疗事业环境而努力。目前上级部门已经确定,将增补200种药物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增补药物。
“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否发达,往往与交通的通达能力有关。”谈到我市的交通建设,市人大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士昆表示,2011年我市将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战略,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通县、乡、村屯的“毛细血管”,让其顺畅流通,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此外,我市还将加大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农村公路养护、水毁和安保的资金投入,从硬件设施上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就业、创业、科技、文化、体育、环保、医疗、卫生……代表委员们展望着“十二五”一个个建设愿景,憧憬着未来美好的希望,信心倍增,群情振奋。大家相信,有市委、市政府坚强的正确领导,建设更加美好柳州不是梦想!
上一篇: 我市2010年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综述 || 下一篇: “柳东新区之夜”时尚音乐晚会倾倒柳州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