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二○一○年市政府工作成绩值得大书特书(下)

  • 2011-01-23   柳州日报   记者 谭彦斌

内容导航:

——民生大改善事业大发展

   透过我市2010年的经济增长曲线,我们不仅看到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还能看到民生的大改善。

   创业、就业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加,“十大民生改善工程”深入民心。

   这一年,百姓的幸福指数也随着全社会经济增长曲线的大红箭头,冲高而上。

   创业城市保障更多

   我市有效开展“全民创业提升年”活动,不断完善创业就业体系。全年新增创业人数2.02万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联网初步形成,乡镇(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建率分别达到100%93%,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柳江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扩面工作顺利开展。市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500元,集体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五险合一”一票征收在全区率先实行,1456户水毁民房重建全部完成。

   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完成投资18亿元,改造面积110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经济适用房98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496025.77万平方米,筹集、开工建设公共租赁房1248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6028户,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贫困地区中小学免费午餐范围扩大到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共有10.02万学生受益。

   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全面完成,967个村屯面貌明显改善,火灾事故、死亡人数、财产损失、受灾户数等比工程实施前大幅下降。年内少数民族村寨火灾统保工程共为灾民理赔260万元。“老有所养工程”全面完成100个居家养老试点建设任务,市财政补贴1140万元,将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车年龄由70岁放宽至68岁。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扩大了新农合补偿范围,全市平均参合率达93.6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覆盖城乡居民。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和全区首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

   生态建设再结硕果,我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全市绿化造林31.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6%。一批道路完成绿化景观改造,六县县城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成使用,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1%100%。柳江饮用水保护河段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4天,优良率97%

   改革有力事业繁荣

   各项改革的有力推进,激活了我市各种运行机制。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量突破千亿大关,达1100亿元,比2005年翻了两番。

   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完成林地确权发证1166万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指标超过自治区要求。

   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我市积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优化教育布局结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启动新建和扩建11所中小学校,投入专项经费3255万元为校园、幼儿园配备专职安全协管员,校园安全工作明显加强。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

   “十大文化建设工程”成果显著,水上大舞台竣工并投入使用,重建文庙落成并成功举办祭孔大典,电视连续剧《刘三姐》完成拍摄,“柳州市文明形象大使”评选影响非凡,2010年世界水上极速大赛、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等国际顶级赛事成功举办,李宁体育馆和柳州游泳馆基本竣工……此外,我市的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改善了政务环境,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持续加强,民主法治工作有效开展,人事、编制、外事侨务、口岸、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统计、国家安全、新闻出版、气象、宗教、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社会科学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