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多个有害物种危害我市产业

  • 2010-11-12   柳州日报   记者 石玉丹

内容导航:

   广西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的有关统计表明,以紫茎泽兰、薇甘菊为代表的外来有害物种目前正在广西部分地区出现扩散蔓延势头。那么,柳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119日,记者从农业、林业、渔政等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外来物种已经涉及我市农、林、渔及园林等多个产业,其危害程度不容小觑:

  白背飞虱影响水稻面积3万亩

   据市农业植保植检站站长廖宪成说,在我市农业方面的外来有害物种是白背飞虱,它携带毒源从越南飞过来,在农作物叶片的正反两面产生蜡白色瘤状突起,导致南方水稻发生黑条矮缩病。去年在北海、钦州发现,今年我市农村中水稻受害严重并已呈普遍现象。水稻一旦感染便会生长矮缩,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因为一旦感染便很难挽救,故对策只能以预防为主,即在水稻上喷药防控,在秧田时期和移裁到大田时,喷施三次药水即可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以来,在我市发生白背飞虱水稻面积有3万亩,主要集中在北部三县。

  两种小虫危害城市绿化和林业

   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站长吕康生向记者介绍,我市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有两种:

   一是红棕象甲(锈色棕榈象)。此害虫为红棕色,属象甲类昆虫,主要为害虫棕榈科植物,如老人葵、加纳利海枣等。它以幼虫的形式蛀入棕榈科植物树干啃噬幼稚嫩树心,造成树木生长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引起整株枯死,防治难度较大,属于国家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对象。在我市城区时有发生,对我市园林绿化造成了严重危害。

  二是桉树枝瘿姬小蜂。该害虫主要危害桉树的嫩枝嫩芽,受害部位肿大、变形,导致枝叶变小,树冠成丛枝状,生长停滞。这种虫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20088月在我市柳长路首次发现,目前已在我市定居下来,对我市林业产业、生态建设,以及农民脱贫致富造成严重影响。我区已将桉树枝瘿姬小蜂列为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治办法主要是喷药杀灭、品种改良。今年我市已经对在柳城县沙埔镇和鹿寨县等严重危害的1148亩桉树林进行了人工喷药。

   放生外来水族危及本地鱼类

   将鱼、龟放游江河,把鸟儿放飞自然,是我国民间普遍的习俗。但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站长曹正兴说,我市渔政方面的外来有害物种较多,主要有罗非鱼、巴西龟、小龙虾、福寿螺、地图鱼、雀缮、清道夫和埃及塘角鱼。这些鱼类无论哪一种放入江河,都会对本地渔业产生危害。因为它们繁殖速度飞快,而且没有天敌,容易破坏整个柳江河的生态链。这几种外来鱼在我市江河中时有发现,大多是市民买来再放生。如果不加以有效监管,柳江河或许会出现像蚁灾、蝗灾之类的大面积灾害,并导致其它鱼类濒临灭绝。对此,渔政部门除了加强宣传外,还希望与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禁止把有害外来鱼类放生到柳江中。

   水葫芦江河中疯长成灾 

   外来植物中,水葫芦已是臭名昭著。

   市园林科研所的石亮成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1964年的时候国家作为养殖业的饲料从巴西引进,后来发现它只有4%的蛋白质,而国内有很多优于它的饲料,于是水葫芦遭到淘汰,被丢弃至江河沟渠边疯长,变成野生植物。它繁殖的速度惊人,一株水葫芦在一年内可繁殖到80万株。连片大面积在水面上生长遮住了阳光,鱼类吸不到氧,河水没有氧分会引起水质变化,产生二次污染,水中的其它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便不能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更严重地还在于每次雨后或春汛,它就和上游推下来的垃圾一起堵塞河道沟渠,影响航道通行。最典型的例子,是柳东大道收费站旁边的一条小河,密布的水葫芦滥生在江面上,稠密得让你看不到水。为保护柳江河,很有必要清除这些肆意生长的水葫芦。

   不过,现在进入秋冬季节,水葫芦的生长速度渐慢,可以用25%的草甘膦喷洒叶株、叶面,即可将其杀死。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