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工作方案系列解读之三

  • 2010-06-23   柳州日报

内容导航:

走柳州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工业化主导方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摘自《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作方案》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作为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我市坚持“工业强市,富民兴柳”总体发展思路不动摇,按照“三个同步”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走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工业名城”,目前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多种产业并存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俊康说,国务院《若干意见》给广西和柳州带来了发展良机,我市要围绕“二次创业”和“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发展战略,积极做好政策对接和项目对接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方案》中,我市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列举了8项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具体落实,即“大力发展以经济型轿车为重点的汽车、钢铁为主的冶金、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加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企业。”“对柳州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国有企业,在处置不良资产、技术改造升级方面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等。

   用科技助推产业升级

   对于一个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城市,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市根据国务院《若干意见》的要求,在《工作方案》提出落实举措,即“支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优先发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延伸产业链,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加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平台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支柱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在优势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等。

   市科技局局长周刚说,多年来,我市科技工作一直走在全区前列,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坚持以创新为主导,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推动更多的“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转变,柳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近年来均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25%30%2009年,全市新产品产值率达27.7%,比上年提高6.61个百分点,有60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工、欧维姆、两面针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新增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已建立起4个国家级技术中心、6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博士后工作站。

   努力做强做优工业园区

   “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进入园区,努力做强做优工业园区”,这是国务院《若干意见》对发展园区工业的基本要求,并明确指出“支持和推动柳州阳和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市工信委负责人说,《若干意见》对发展园区工业基本要求为我市发展园区工业指明了方向,我市将“根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布局”,“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产业配套和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等综合能力,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创新人才引进和园区管理体系,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等。

   “十一五”期以来,我市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工业存量发展、增量引进的重要承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作方案》将从6项重点工作对《若干意见》进行贯彻落实,积极推进重点园区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使我市在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迈得好,行得快。日报记者王茜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