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工业园培育新基地
近年来,我市一直把加快建设工业园区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更是在落实马飚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时,把抓好园区工作列为开展“经济发展提升年”活动的重点之一。
促进园区上档次上水平
我市各部门各城区合理确立各类园区的产业定位和科学的空间布局,推进工业布局从中心城区向园区展开、产业重点由分散向工业园区集聚,促进各类园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工业园区超常规发展。通过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逐步形成“空间布局有序、集群相对集中、工业区空间形态鲜明”的城市工业布局结构,为园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去年,我市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园区经济蓬勃发展。重点监测的六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64.8亿元,增长32.7%;完成投资192.8亿元,增长132.1%。职教园、中航乘龙专用车、柳工液压元件研发基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园区招大引强成效显著,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顺利启动,柳城县工业区成为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全市自治区级开发区和A类工业园区增至7个。
加快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链
在今年4月7日举行的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会上,市长郑俊康要求,工业园区建设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各部门和各城区要想方设法推进园区建设,通过调整、搬迁、引进企业进入园区,推动企业提升制造能力,使产品更精细化。
今年我市“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涉及工业投入达1000亿元,都和工业园区密切相关。我市立足项目兴园、特色立园、科技强园,加快整合各园区招商资源,搭建统一招商平台,瞄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引导工业、企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出台鼓励企业“退城进园”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城市工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围绕柳州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力、建材、化工等配套工业,加快培育和形成各县各具特色的产业链和配套产业,以此促进和带动县域工业的发展,推进农业县向工业县转型。
近年来,柳州园区工业和县区工业发展都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全市工业产值过百亿的县区、开发区达到了6个。目前全市入驻园区企业已达1599家,园区工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柳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打造国家级工业园区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支持和推动柳州阳和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这对于我市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为对接国家关于支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的政策,我市按照国家级园区的条件和标准,加快柳州高新区跨越式发展步伐,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实力。加快园区发展,提高工业集中度,着力打造汽车机械、化工、钢铁深加工及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信息、农林产品加工及生物产业等五大产业基地,加快柳东新区建设,扶持阳和、河西、新兴等工业园区发展,推进县、城区的工业集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今年我市将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入园进区等方面的工作,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重点推进阳和新区中航乘龙专用车、红旗电缆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高新区引入的玲珑轮胎等产业项目开工。年内柳东新区工业产值要突破300亿元,其中阳和新区达200亿元、高新区达100亿元以上。力争柳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启动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重点企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县区特色产业园区。今年,重点监测的六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要达到600亿元以上。
上一篇: “三月三”,柳州城乡闹得欢 || 下一篇: “十大旅游工程”项目汇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