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启动干旱预警Ⅱ级应急响应各地各部门同心干
昨天,市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市近期干旱灾害情况。干旱已给我市农业生产带来较严重的影响。为此,3月17日下午4时30分首次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Ⅱ级应急响应。目前,我市各相关部门及各县区正通过多种途径,组织人力投入抗旱。
降水严重偏少
今年2月以来,我市降水量严重偏少。2月1日至3月17日,全市108个自动观测站的最大累计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程度达九成以上的有53个站,偏少八成至九成的有45个站,偏少八成以下的有10个站。
在干旱少雨的同时,我市平均气温为11.2℃至14.7℃,比历年值偏高0.9℃至1.6℃。其中2月下旬气温偏高幅度更是达到8.0℃至8.8℃,为我市有气象历史资料以来之最。各地日照时数除三江侗族自治县与常年同期持平外,其余县区均偏多四成至七成。据市气象局沙塘农业气象试验站检测,当地土壤表层相对湿度由3月13日的72%急速下降到17日的58%。
按气象干旱国家标准进行监测,至3月17日8时,全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鹿寨县和市区属重旱,柳城县和柳江县属中旱。
农业损失不小
持续干旱少雨,导致水库储水量锐减。目前,全市313座水库的有效储水量为6000.79万立方米,占有效库容的17%,比本月上旬减少504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4289万立方米。
严重缺水使全市粮食作物如玉米种植、水稻春播都受影响,甘蔗、蔬菜类作物也因缺水,生长速度缓慢。来自市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至3月15日,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20万亩以上,经济损失累计达6000多万元,受旱农业人口达到13.5万,因旱饮水困难人口达2.5万,因旱饮水困难牲畜达到0.7万多头。
据了解,鹿寨县全县春种几乎无法进行,其中已育好秧的辣椒等1万多亩作物无法种植,11万多亩桑苗、3万亩蔬菜、0.98万亩玉米、1.42万亩甘蔗等作物因旱情影响无法施肥,长势不佳。
柳江县各乡镇春种作物的播种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三都镇把原先计划的3500亩水田改种其他粮食作物,该镇龙兴村部分村民也把原先种植的葱花拔掉,改种耐旱的四季豆。
柳城县由于春耕用水严重不足,目前全县已有14.4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应种植的甘蔗20万亩不能播种,已种植的15000亩甘蔗不能萌芽,桑树不能进行施肥管理2万亩,0.2万亩应整理秧田无水耕作。该县太平镇木界、板料等村屯,还出现不同程度的用水紧张。
各地干群奋起
各县气象局进入重大气象灾害预警Ⅱ级应急响应状态。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也做好人工增雨各项准备工作,并在3月15日前,先后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3次,发射火箭弹32枚,增雨总量达70万余吨。目前,气象部门仍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适时开展人工增雨。
市农业系统已组织近10个工作队200余人,连同各县、乡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村民抗旱保生产。
各县也通过多种形式,帮助群众抗旱。柳城县引导群众运用科技手段挖掘、寻找水源;动员群众对有灌溉条件的田地抢种抢播;大力推广深耕深松、节水灌溉等抗旱生产技术;县农机局向上级争取了10万元资金用于农机救灾柴油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农机给予每台100元至350元不等的燃油补贴。三江县通过架设水管引水源浇灌方式,克服干旱因素,种植油茶、茶叶、毛竹,目前已种植优质油茶苗135万株,共1万多亩。鹿寨县和融安县马铃薯种植基地的农民,主动抽水灌溉薯苗,融安县浮石镇辣椒示范基地的农民积极铺盖地膜保水。
据统计,目前全市投入抗旱人数达160余万人次。
旱情仍将持续
市气象部门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3月18日至22日,受暖低压影响,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明显回升,旱情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23日至24日,受北方弱冷空气影响,我市有一次小雨、局部中雨的降水天气过程,其中,23日的降水以北部地区为主,24日的降水将分布全市,这次降水对缓解局部旱情有作用,但全市大部旱情仍将持续。
上一篇: 郑俊康会见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 || 下一篇: 四城区迅速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和马飚主席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