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七个提升年”系列解读之六

  • 2010-03-17   柳州日报

内容导航:

提升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市委书记陈刚在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大力开展“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要坚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实现柳州百姓幸福指数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步提升,必须以实施“十大民生改善工程”为抓手,提升民生工作水平,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为抓手,提升社会和谐水平。

   以实施“十大民生改善工程”为抓手  提升民生工作水平

   我市要在去年开展“民生改善突出年”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切实做到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工作重点向民生倾斜、公共服务向民生倾斜,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收入。

  加快实施“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程”,实现全市安居工程新突破;继续实施“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工程”,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面、提高质量,实现教育惠民工作新突破。市教育局局长撒忠民说,免费午餐制度从2008年秋季学期实施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免费午餐资金6000多万元,惠及融安、融水、三江数十万农村学生。教育部门将努力提升实施免费午餐质量,确保山区孩子吃饱饭、上好学,同享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加快实施“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确保全面完成融水、三江两县105750户以上的木质结构村寨的改造;积极推进“老有所养工程”,重点建设100个居家养老示范社区和县、中心乡镇福利救助中心,建设老年宜居社区;着力实施“商贸便民工程”,满足不同阶层和群体的消费需求;积极推进“交通畅达工程”,加快完成公交专项规划,重点抓好开通柳东新区及城市周边村屯的公交线路、建设河东公交枢纽站,将老年人免费乘车优惠范围从70岁扩大到68岁。

   大力实施“全民康健工程”,重点抓好市属3家三甲医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家县级医院86个乡镇卫生院和939个行政村卫生室的改扩建任务。市卫生局局长黄健辉说,2010年,卫生部门将继续抓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成5个县级医院7个中心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和8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任务。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确保2010年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使农民朋友做到“病有所医”。在今年底前做到60%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深入实施“家园绿美工程”;积极推进“就业援助工程”;继续实施“平安建设工程”,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为抓手  提升社会和谐水平

   坚持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要提升群众收入水平。二要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三要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四要提升社区建设水平。五要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六要提升社会稳定水平。

   微型超市进社区,培育特色街区,新建农贸市场,加强便民早餐工程建设和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等工作,项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市商务委主任张思奇提出,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科学布局商业资源,确保商业便民利民。通过招商引资,丰富和提升我市商贸业业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我市各级各部门还采取积极措施,高度关注关怀民生和困难群体。市民政局局长甘毅表示,将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养老事业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为老年人充分享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供政策依据。重点建设100个居家养老示范社区,为老年人日间托管、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提供良好服务。利用23年时间,重点打造26个县、中心乡镇福利救助中心,为老年人健身、娱乐、休闲、劳作提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活动场所。建设和完善25个老年活动场所及设施,为老年人走出家门,自娱自乐、强身健体、联谊交友提供方便。

   同时,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要解决好因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安全生产、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日报记者王茜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