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几个重要报告 决定修改选举法 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据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闭幕会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主持。
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吴邦国宣布大会开始。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第27号主席令,公布了这一决定。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大会完成各项议程后,吴邦国发表讲话。他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会议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鼓舞了干劲,开得很成功,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吴邦国说,会议期间,代表们肩负全国各族人民重托,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开展审议,积极提出建议,会议作出的决议和批准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这次会议必将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吴邦国指出,会议作出的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吴邦国说,会议期间,代表团和代表共提出506件议案,大会主席团已全部交付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各专门委员会要认真负责地审议代表议案,切实提高代表议案办理质量,充分发挥代表议案在立法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到3月13日中午,已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7418件。会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负责统一交办。各承办单位要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虚心听取代表意见,切实改进工作。
吴邦国说,代表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有关报告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突出战略重点,加倍努力工作,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实现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上午9时28分,全场起立,高唱国歌。吴邦国宣布: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外媒评中国记者两会“更尖锐”:向世界发声讲中国故事
每届两会都是一场媒体的“大赛”,今年也不例外,报名参加今年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总人数超过3000人,创历史之最。在这场激烈“较量”中,中国记者表现出的竞争力,令外媒刮目相看。
两会刚一开幕,外媒就发现中国记者的提问“非常大胆”。法国媒体报道说,他们没有想到,中国记者提出的有关选举法修改的问题,“显然使台上的发言人始料不及”。报道称,中国新一代记者的提问变得更尖锐也更直接。
印度门户网站rediff刊发的一则印度记者写的消息如此描述:两会开幕后,中国官方和半官方的报纸和网络媒体,更积极地将焦点对准了城乡差别等尖锐问题,这是过去不多见的。
两会是一个窗口。中国记者在两会上的表现,是当前中国舆论环境的真实写照,它表明公开透明的气氛越来越浓。韩国中央日报驻中国分局局长张世政对此深有体会,他说,更大的惊喜在于,中国的官方并没有阻止媒体尖锐的提问,而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回答。
也许,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更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中国媒体的声音将因此更加响亮。全国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宣传中国”不如“说明中国”……“说明中国”就要讲真实的故事,要用崭新的语言讲中国故事。赵启正谈到“讲故事”的能力,正是中国媒体在世界舞台上发声的“基本功”。
中国记者在两会上的表现,本身也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外媒看中国媒体和记者,关注的就是我们能不能以开放、自信的心态,真情表达成功的欢乐与成长的烦恼,直面未来的严峻挑战与艰巨任务,给世界讲述现代中国的一个个真实故事。(据人民网)
《政府工作报告》修改15处 充分吸纳代表委员意见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齐中熙)根据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15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7处。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认真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他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振奋人心的好报告。审议和讨论中,代表委员们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起草组成员分赴各个代表团、政协各界别听取了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一些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时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一段,只写了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燃煤机组建设脱硫设施,其他的燃煤机组也应该建脱硫设施。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要努力实现减排20%的目标,必须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政府工作报告》在修改时,把“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成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改为“所有燃煤机组都要加快建设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前景广阔,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在修改时,第二部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一段,在“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后,加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一些代表认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不断完善,但是,保障标准和水平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还有的代表认为,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捐助,但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有待改善,激励措施有待完善。在报告第二部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段,在“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后,加上“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在“要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后,加上“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规范灰色收入。这引起了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在一些领域、行业、社会阶层,处于中间地带的灰色收入越来越多,这些收入有的是合法的,有的是合理的,但也有一些不合法或者不合理,应该加以规范。对于那些合法的收入应该纳入到正常收入中进行管理,对于不合法的收入应该取缔。但是,目前大家对灰色收入理解不一。报告修改中充分尊重代表和委员们的意见,在第二部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一段,把“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改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一些代表认为,应该完善预算管理监督体系,强化预算透明度。在报告修改中,第二部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中“要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段,在“完善国有资本经营管理预算制度”后,加上“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
另外,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把“加强文物保护”改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第二部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段,把“重点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一句,移至“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之后。这些也是在吸纳代表委员意见而作出的修改。
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显示了政府对民意的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吸取了民意,是一篇凝聚了全国人民智慧的好报告。
警惕稀缺战略资源流失国外 建立战略储备制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在两会上对记者表示,碲是世界上十分稀有的矿藏资源,也是制造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料。我国拥有世界上罕见的独立碲矿床,有关方面要尽早建立战略储备制度,警惕宝贵的碲资源流失国外。
褚君浩说,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近10年来受到高度重视,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能源产业。其中,多晶薄膜碲化镉太阳电池在大面积电池研制、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显现出无法比拟的优势。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已在碲化镉电池产业化上取得重要进展,未来3至5年内其市场占有份额将大幅增长。
褚君浩建议,要对全国的碲矿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和统一调控,尤其是保护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独立的碲矿资源,采取合法、稳妥的方式将其开采权收归国有,实行保护性开采,优先满足国内需求,限制出口,不能把宝贵的战略资源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卖给国外。
褚君浩还建议,我国要实施碲材料的战略储备政策,对蕴藏优势碲矿的地区不得从事商业性开发活动。同时要建立国家专项储备基金。(据新华社)
推进“电子医疗体系”改善医疗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建议,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推进“电子医疗体系”,改善医疗服务。
徐龙建议,可探索建立国民“电子病历”,提供医疗病历和健康档案“一卡通”服务;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医保信息化联动机制,允许医保关系异地转移、可跨省使用医保卡、异地就医医疗费用可代办报销、企业退休人员可享受异地养老保险等,实现公共医疗服务“自由迁移”。
徐龙认为,信息技术是有效解决医疗保健成本不断增加、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困难群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良方”,但单个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突破,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构建一个“电子医疗”体系才是从根本上破解医疗难题的“钥匙”。
他还建议,充分利用手机平台,整合三大通信运营商客户资源,建立全国流行病预防治疗体系,提高全民防病抗病能力。
激励企业创新 加快实现“中国创造”
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薄弱、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如何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本行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全国人大代表、巨力集团董事长杨建忠提出了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力度,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建议。
杨建忠代表告诉记者,目前在沃尔玛超市出售的产品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制造”,而且其占有率每年都在增长,这个趋势非常喜人。但成绩背后隐含的内容也令人担忧,因为在这些商品所产生的利润中,中国工厂所能获得的仅为10%,其余90%都被国外的创造公司或者设计公司拿走。
杨建忠代表建议,国家应用政策鼓励引导科研院校与民营企业对接,建立产学研平台。积极支持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用税收、补贴、奖励等多种政策支持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改造;鼓励企业用国产设备和自己研发的设备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引导企业发展高技术、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
制定全国义务教育 最低保障线
2010年伊始,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实验中学校长龚玲建议,国家应制定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最低保障线”。各地应参照国家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线(或基本办学条件)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省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最低保障线”。
龚玲还建议建立国家义务教育监测监督机制。凡是低于标准的地区和学校,要通过督导检查,促使其尽快达到要求。
“最低保障线”的内容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及工资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标准(场地、校舍、建筑物、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具体标准);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省级政府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省级最低标准。
上一篇: 聚焦2010全国两会(十七) || 下一篇: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