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治区关于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作的相关文件通知和要求,10月29日上午召开的全市城乡风貌改造工作会议拿出了详细实施方案:用三年时间(2009年9月-2012年9月)分三期完成以改造“竹筒房”(即城镇独立式私人住宅)为重点的城乡风貌改造,基本解决我市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和环境差、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等问题,达到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好、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建设特色凸显、城镇承载力竞争力增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的目标。
市委副书记苏海棠、副市长焦耀光参加会议。
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城乡风貌改造根据全市各区、县当地住宅和经济状况,统一建筑风格和形式,统一改造标准,实行改造与新建相结合,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统筹安排各项工程改造和建设,避免重复投资,保留传统,突出特色,量力而行,不搞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防止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
依据规划先行、改善民生、突出重点、居民主体、凸现特色等改造原则,实施方案制定出我市城乡风貌改造范围和内容:
●城乡风貌改造范围覆盖全市城乡,具体包括市、县区、镇及我市行政区划内主要交通干道(包括高速公路、二级公路、铁路、水路)两侧的村屯、旅游景区景点周边村屯的建筑物及周围基础设施。重点是市、县区、建制镇临街而建的“竹筒房”改造及市、县区主干道可视范围城中村的“竹筒房”改造;市、县区主要交通出入口两侧建筑物及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可视范围的村庄房屋的外立面改造;改造区域的城镇基础设施、市政公共设施配套和环境综合整治,塑造柳州城市小品,形成极具多样性、地方性和观赏性的柳州特有的城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一期工程(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完成城市中心区主要交通入口、市内各主要干道、主要景观走廊、重要节点的风貌改造,含建筑立面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园林绿化和广场、小品建设等。其中各城区老城老街改造要保留古意,新商业区和居住区要全景展示现代城市魅力,柳州风情港、金沙角及滨江景观大道、地王国际财富中心项目、窑埠古镇项目等重点工程纳入城乡风貌改造范畴一并改造;桂北方向房屋改造应与民居改造有机结合,突出体现少数民族建筑风貌特点,打造富有柳州特色、风格统一的民族村镇。
●二期工程(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完成县城、建制镇主要交通出入口和主要干道两侧、重要街道节点、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及柳江河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乡镇、村庄,以及旅游景区景点所在村屯的风貌改造。
●三期工程(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完成800个左右的自然村风貌改造。
上一篇: 柳州高新区争当“国家级” || 下一篇: 郑俊康等市领导会见百盛集团总裁